熊膽的鑒別方法

熊膽為珍貴藥材之一。始載於唐·《新修本草》,附於「熊脂」項下。具有清熱、鎮驚,明目、殺蟲的功能。為治療目赤翳膜,小兒驚風、黃疸及疔痔惡瘡等的要藥。

來源  為熊科動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乾燥膽。

1.黑熊(又稱狗熊、黑瞎子):形似狗,體格肥胖,外表甚笨拙。頭部寬,吻較短,耳朵大而圓。全身披黑色毛。胸部有一個很明顯的白色新月形或倒人字形的白斑,是鑒別黑熊的重要特徵。四肢粗短,前足腕部肉墊寬大、和掌部肉墊相連,後足趾部肉墊寬大而厚;前後肢均具5趾,爪銳利,黑色,尾極短。

2.棕熊(又名人熊、馬熊):體形較黑熊大,毛深棕色,吻長,前足腕墊小,與掌墊不相連。成獸胸前沒有或不具規則的白紋。余同黑熊,具有褐色窄扁而彎曲的爪。

棲息於針、闊葉林或混交林中,有冬眠習慣。雜食性,能爬樹、游泳。

產地與分佈  分佈於東北、西藏、青海、雲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鑒別要點  1.亙個膽囊:不飽滿具皺摺,「壓膽」形扁平,「吊膽」仁多下垂;剖開後膽仁呈琥珀色、墨綠色或油膏狀。

2.膽仁:外觀以琥珀色具光澤為佳;口嘗味苦後甜;水試旋轉迅速黃線下垂而不擴散為真。

名典鑒別  1宋·《圖經本草》載:「熊脂並膽出雍州山谷。今雍洛河東及懷衛山中皆有之。熊形似大豕而性輕捷好攀緣上高木,見人則顛倒自投地而下。冬多入穴而藏蟄,始春而出……膽陰乾用而亦多偽。欲試之,取粟顆許滴水中,一道若線不散為真。」2明·《本草蒙筌》載:「……膽味極苦,懸風際陰乾。塊凝明亮如膠。遇賣者真偽難別,研試水優劣使知,取塵先封水皮,將末繼投塵上,塵競兩邊分裂,末則一線迅行。此品極優。」3李時珍曰:「按錢乙_云:熊膽佳者通明。每以米粒點水中,運轉如飛者良。余膽亦轉,但緩爾。周密齊東野語云:熊膽善辟塵,試之以淨水一器,塵幕其上,投膽米許,則凝塵豁然而開也。」4清·《本草求真》載:「……通明者佳。性善辟塵,撲塵投水上,投膽少許,則塵豁然而開,又取少許,研滴水中,掛如線,直至水底不散者真。」

快速鑒別  熊膽整個多呈長扁卵形,上部狹細,下部膨大呈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黑色,有光澤,具皺摺,囊皮薄,近去視之,上半部呈半透明,質堅硬,破開後,斷面有光澤,囊內膽仁呈塊狀,顆粒狀或稠膏狀,黃色似琥珀色者稱「金珀膽」,黃綠色為「菜花膽」,黑色或墨綠色稱「墨膽」。稠膏狀的稱「油膽」。以個大,皮薄,仁多者為好。

熊膽的真偽鑒別:

1口嘗:熊膽味苦而後甜,清涼粘舌,苦味能很快擴散咽喉部有竄喉感。其他膽苦而不涼不粘舌,擴散性慢,或有腥味。

2水試:取熊膽少許,投入盛有清水的杯中,迅速旋轉並逐漸溶解,有黃線下垂直至杯底而不擴散。如膽粒靜止浮於水面,下有一條黃線者或能轉動不呈圓形者表示有摻假;其他獸膽則看不到明顯黃線下垂。

3火試:取熊膽少許,用火燒之起泡而無腥氣。牛、羊、豬膽火燒亦起泡,但有明顯腥氣。

4分墨:把墨汁塗於玻璃片上,放少許熊膽於墨汁上,則出現分墨現象。

5分塵:用清水一杯,撒塵埃於水面,投入熊膽末少許,可見驅塵現象。

但其他膽汁亦能分墨分塵,故上述兩法只能鑒別是不是膽汁,而不是鑒別熊膽的惟一依據。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