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的鑒別方法

羚羊角為珍貴藥材之一。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具有清解肺、肝二經的邪熱,平肝熄風、解毒消腫之效。用於熱盛神昏、譫語發狂、痙厥、驚癇抽搐、頭痛、目赤等症。

來源   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雄獸的角。形狀似羊,身長100~167cm,高約70cm,體重雄獸39~60kg,雌性30~37kg。全身毛色灰黃色至棕黃色或栗色。頭大,鼻吻膨大,故有「高鼻羚羊」之稱。雄獸具角,雌獸無角。

羚羊主要棲息於半沙漠地區,夏季多群居於空曠的荒漠草原地帶,晚秋至冬季則群棲於鹽沼半荒漠地帶。喜在粘土荒漠地區活動。在天氣炎熱時則常在湖沼邊休息。秋末冬初交配,幼獸第二年成熟。其主要食物為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

產地與分佈  分佈於前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澳大利亞及我國新疆的伊犁、溫泉、博樂、塔城及甘肅祁連山等地。國內產量小,主要從前蘇聯進口。

鑒別要點  鑒別正品羚羊角要點有四:一是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後,在角的中心有扁三角形細孔一條,一直通到角尖,俗稱「通天眼」;二是環輪節,在角的表面有輪生環節,直到角近角尖部處,輪節一面凸一面凹,紋順環紋處順序環生,光滑自然;三是骨塞連結骨質處與血窠相連接,鑲嵌緊密,骨塞白色,基部似桃形;四是色澤絲紋,羚羊角通體光潤如玉,白色和黃白色,表面除輪生環節外,還具細絲紋,有條不紊。

至於類似品鵝喉羚、黃羊羚的角頗似羚羊角,不同點是兩者為黑色或灰黑色,前者「通天眼」為卵圓形,後者為三角形,可資區別。

而偽品藏羚羊則角長而扁,彎度小,黑色,環脊等距離排列,前方較突出。用其他角仿製者,環節顯刀刻痕,無「通天眼」。羊角1片偽充者則骨質絲粗大,顯形成層圈,無彈性,易碎易斷,兩面不光滑。

名典鑒別  1漢·《神農本草經》:「羚(音鈴)羊角。生川谷。」2梁·《名醫別錄》:「零羊角,生石城山及華陰山,采無時。」3陶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諸山及西域。多兩角,一角者為勝。角多節,蹙蹙(音促)圓繞。別有山羊角極長,惟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乃『爾雅』名羱羊者,羌夷以為羚羊。」4南北朝·《雷公炮炙論》:「凡所用,亦有神羊角,其神羊角長有二十四節,內有天生木胎。」5唐·陳藏器曰:「山羊、山妒、羚羊三種相似,而羚羊有神,夜宿防患,以角掛樹不著地。但角彎中深銳緊小,有掛痕者為真。其疏楞無痕者非也。……陶言一角者謬也。」6蘇恭曰:「羚羊,南山、商、浙間大有,今出梁州、直州、洋州亦貢。其角猶如人指,長四五寸,而紋蹙細。」7宋·蘇頌曰:「今秦、隴、龍、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人多捕得來貨。其形似羊,青色而大。其角長一二尺,有節如人手指握痕,又最堅勁。郭璞注《爾雅》云:羚似羊而大,其角細而圓銳,好在山崖間。羱似吳羊,其角大而橢,出西方。本草諸注各異。觀今所市者,與《爾雅》之羱羊、陶注之山羊,蘇注之山驢,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為羚羊。其細角長四五寸如人指多節蹙蹙圓繞者,其間往往彎中有磨角痕處,京師極多。詳諸書,此乃真羚羊角,而世人多不用何也?」8明·《本草蒙筌》曰:「羚羊角,形類羊色青頗大,角多節勁銳猶長。種生川蜀山林,夜宿掛樹上。獵犬追捕,亦多獲之。虜人常以貨錢,州郡亦每充貢。入藥拯病,鋸角取尖。認彎蹙處,有掛痕深人者才真。」9清·《本草從新》:「羚羊角,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節,最堅勁,夜宿防患,以角掛樹而棲。明亮而尖不黑者。多兩角,一角者更勝。判研極細或磨用。」

快速鑒別  呈長圓錐形,長15~35cm。全體略呈弓形彎曲,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光滑,有細縱紋,角的近尖端隱隱可見血色斑。嫩者角尖多為棕色,除尖端部分外,生有10~20個隆起的環節。角基部圓形,有骨塞約佔全長的1/2或1/3,無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條扁三角形小孔,直通尖頂,俗稱「通天眼」或「沖天眼」,為鑒別羚羊角的主要特徵。品質以角肉豐滿,色潤,有光澤,質嫩,無裂紋,顯紅血斑者為好。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