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蟲的鑒別方法

土鱉蟲為較常用中藥。原名廑蟲,一名地鱉,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破瘀通經的功能。用於跌仆折傷、瘀血腫痛、婦女血積腹痛、月經不通、癥瘕等病症。

來源  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及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eyi (Boleny)的乾燥雌性蟲體。

產地與分佈  主產江蘇、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省。此外,山東、山西、湖南、安徽、四川、貴州等省有分佈。現多改為家養。

鑒別要點  地鱉蟲、冀地鱉、金邊地鱉的區別點是:三者均似鱉,但地鱉略呈卵圓形;冀地鱉則略呈長橢圓形,且胸部兩側各有一小圓黑斑;金邊地鱉則周邊有黃邊,故日「金邊土鱉」。三者同等入藥,以前兩種銷用較廣,而後者銷廣東。

誤用品龍虱呈長卵圓形,全體具光澤,有黑綠色甲殼及淺色翅膜,可明顯區分開來。

名典鑒別  1漢?《神農本草經》:「蟄蟲,味鹹寒。主心腹寒熱、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一名地鱉。生川澤。」2梁?《名醫別錄》:「生河東川澤及沙中,人家牆壁下、土中濕處。十月采,暴干。」3陶弘景曰:「形扁如鱉,有甲不能飛,小有臭氣」。又曰:「形扁如鱉,故名土鱉。」4唐?蘇恭曰:「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狀似鼠婦,而大者寸餘,形小似鱉,無甲而有鱗。小兒多捉以負物為戲。」5宋?《圖經本草》沿蘇恭所云:蟄蟲生河東川澤及沙中,人家牆壁下土中濕處。狀似鼠婦,而大者寸餘,形扁如鱉,但有鱗無甲,故一名土鱉。」6《本草衍義》曰:「蟄蟲,今人謂之簸箕蟲,為其象形也。」7清?《本草從新》:「蟄蟲,一名地鱉蟲。寒鹹有毒。去血積,搜剔極周,主折傷,補接至妙。」

快速鑒別  1.地鱉蟲:呈扁平卵圓形,邊薄中厚如鱉甲狀,長2~3cm。頭部一端較窄,尾部較寬,背部褐色或黑褐色,呈甲殼狀,有9個橫節瓦狀排列。腹面深棕色,隆起、有節、顯光澤;頭部形小,有絲狀觸角一對,常脫落。胸部有足三對,彎曲。質鬆脆,易破碎。腹內有灰黑色物質。氣腥臭,味微鹹。

2.冀地鱉:呈長橢圓形,長2.5~3.5cm,寬1.5~2.5cm。頭尾部兩側較窄。背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9個橫節呈復瓦狀排列,胸腹部每節兩側各有一個圓形黑斑。

3.金邊地鱉:為東方厚蠊的雌蟲,其體形較大而有黃邊,俗稱「金邊土鱉」。

誤用品  過去湖南、江蘇、廣東、遼寧等地習用的廑蟲為龍虱科動物東方龍虱Cybister tripunctatus crientalis Gschew.的乾燥蟲體。形狀是:呈長卵圓形,長1.5—2cm,全體具光澤。背面黑綠色,有一對較厚的鞘翅,邊緣有棕黃色的狹邊。除去鞘翅可見淺色膜質翅兩對,腹面紅褐色至黑褐色。胸部有足三對,前足兩對較小,後足一對較大,腹部有橫紋。質鬆脆,氣腥,味微成。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