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通淋治泌尿系結石

使用中藥治療結石的治則是利水通淋,古人多用八正散、石韋散二方及單味藥金錢草等。治療結石症除繼承傳統治法外,常選用強腎之藥如杜仲、續斷、肉蓯蓉、桑寄生等以圖「扶正祛邪」。此外,在結石進入輸尿管後,則加重利水通淋之力,以圖「因勢利導」。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辨治,形體壯實者以排石為主;形體虛衰者須同時輔以扶正藥物,攻補兼施;若病情複雜,更須細辨,才能合乎病機,不致貽誤。另外,按結石部位所在為治,如腎內結石,以補腎為主;輸尿管結石,以下行加分利為主。

泌尿系結石又稱為尿石症,他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和尿道的結石。由於腎和輸尿管的結石與膀胱和尿道的結石,在發病年齡、性別、病因及結石成分上有差別,而在臨床表現上又各有偏重。因此,將腎和輸尿管結石合稱為上尿路結石,膀胱和尿道結石稱為下尿路結石,其中上尿路結石發病率較高。

  病因病機

泌尿系結石多屬於中醫「石淋」範疇,其形成機理,在於「陰陽偏盛」、「氣血乖和」與「濕熱交蒸」,同時又存在地方水土因素。

  治則治法

每用金錢草為主藥,劑量輕者30克,重者210克,以90~150克居多數。有一例連服91劑,共用15k克,平均每劑達165克。在藥物的選擇和組合方面,應當「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如八正散、豬苓湯,金錢草、石韋、海金沙等,均為有效之方藥。但若下焦陽虛,則宜加入巴戟天、肉桂、當歸、肉蓯蓉、附子等;若下焦陰虛,則宜益以生地黃、知母、黃柏、沙參、玄參、麥門冬、懷山藥等;若腰疼,則宜配以川杜仲、川牛膝、桑寄生、枸杞等;若小便艱澀,則宜伍以車前子、建澤瀉、雲茯苓、木通等;若有瘀血,則宜輔以王不留行、杜牛膝、當歸尾、茜草根、赤芍葯、制大黃、雞內金、桃仁、牡丹皮等。隨證參伍,方能收到良好效驗。

  辨證治療

1.濕熱型

證見:濕熱下注,煎熬成石,常突然發作,伴有血尿,或發熱,小腹絞痛,尿頻、尿急,甚至頭脹腹悶,脈弦數或滑數,舌苔黃膩。

治法:淡滲利濕,苦寒清熱。

選方:豬苓湯、石韋散或八正散。如濕熱蘊蓄膀胱不甚,出現小便短赤,尿道灼熱者,以石韋散為宜;若濕熱較甚,不僅小便短赤或不通,大便亦秘者,當用八正散兼瀉二陰;若濕熱踞於下焦,灼傷陰絡,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為其用,必更損陰液,此時應以豬苓湯治之。

2.腎陰虛型

證見:五心煩熱,口乾,舌干而不多飲。頭暈目眩,耳鳴,面色憔悴,盜汗,失眠,或午後潮熱,尿赤,大便干,遺精。脈細數,舌紅少苔,或裂或剝。

治法:清養滋補。

選方:加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旱蓮草、女貞子各60克)。患陰虛結石者,比較少見,多因體質陰虛或過服利濕之劑有傷陰分所致。治療時要注意清而不涼,滋而不膩,時時照顧脾胃。

3.腎陽虛型

見證:畏寒,冬更甚,腰疫腿軟,面色光白,大便溏,小便清長,氣短,自汗,有的皮膚浮腫。脈沉遲,舌胖而潤,或有齒痕。

治法:強腎補虛,溫陽化濕。

選方:《濟生》腎氣丸或六味地黃丸加小茴香、巴戟天各60克。此型亦少見,多因體質素稟陽虛,或過服清熱之劑有傷陽分所致。

4.實型

證見:患者體質素壯,結石久不移動,而脈搏、舌體、舌苔均無虛象徵者。

治法:破氣行血排石。

選方:自製排尿路結石方(金錢草、海金砂、草梢、冬葵子、牛膝、生地黃、當歸、琥珀末、王不留行)

5.氣滯血瘀型

證見:腰痛腹脹或刺痛,有時小腹絞痛,小便滴瀝,甚至排出困難,出現血尿、膿尿,舌質黯紅或有瘀斑,苔黃,脈弦緊或緩澀。

治法:行氣化瘀,排石通淋

選方:《和劑局方》木香流氣飲(半夏、陳皮、厚樸、青皮、甘草、香附、紫蘇葉、人參、赤茯苓、木瓜、石菖蒲、白朮、白芷、麥門冬、草果、肉桂、蓬莪術、大腹皮、丁香、檳榔、木香、藿香葉、木通);血府逐瘀湯。

  輔助療法及飲食禁忌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結合針灸、太極拳、氣功、熱浴等綜合療法,對結石亦有作用;病人如能堅持服藥,多飲水,常運動等,對結石下移與排出也會有所幫助。當結石排出後,仍應常服些利濕之劑,以防復發。飲食方面如酒類、辛辣物、厚味等,能助長濕熱,均宜忌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