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析五臟概念

中醫五臟不是解剖生理概念,是一個初級問題,中醫初學者就必須明瞭;然而又是一個高層次問題,它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又是怎麼形成的?很難作答。現行《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雖然也寫明了五臟是一種功能性概念,但如何由解剖實體觀察形成功能性概念,卻含糊其辭,不予置答。接下來談一下中醫五臟概念的形成和內涵。

五臟概念以「四時法則」為核心內涵

古人研究天地萬物主要探討其存在機理,而四時遞遷、穩定有序的循環往復,則是萬物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故《周易·系辭》說:「變通莫大乎四時」,《內經》也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本也。」借鑒萬物原理及其研究方法的啟示,《內經》提出了「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的著名論斷,我們稱之為生命的「四時法則」。具體而言,就是以春夏秋冬四時生長收藏的生機變化規律,概括人的生命變化機理,落實到醫學理論和醫療實踐上,即將五臟作為生理、病理活動核心,踐行生長收藏之四時法則,建立五臟的基本概念和系統理論。《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這裡有三個類比:一是四時五行與五臟相類(四時加長夏為五時,以與五行五臟對應);二是生長收藏與五氣(五臟之氣)相類,故五臟之氣類比生長化收藏,理解為五臟的功能特性;三是寒暑燥濕風是自然四時的氣象變化,人則有喜怒悲憂恐的神情變化乃五臟活動產生的生命現象。如是則《內經》建立了以生長化收藏為核心內涵的五臟概念。

五臟概念的四時法則,《內經》稱為「藏氣法時」,論證有二:一是五臟苦欲,二是四時五臟脈。

五臟苦欲就是五臟功能特性的常與變、平與病。肝欲散苦急:肝應春主生,有如生物將冬主藏之精氣升發而啟新,故肝主升,其性宣發疏散,不及則求助,故欲散,精氣不升也;太過則宣洩無制故苦急。急者,肝氣逆、筋脈拘急也。心欲耎苦緩:心應夏主長,有如生物在夏季氣旺精盛而物象藩茂,故心主長,長者生機旺盛、能力充裕也。其性炎上張大,火柔軟沖和則化物,故欲耎而忌剛躁;然過軟又渙散力衰,故苦緩。緩者心氣、心火不足,血脈、心神痿弱也。脾欲緩苦濕:脾應長夏主化,有如生物在夏季後期暑濕蘊蒸而植物灌漿充實,此謂化物,故脾主化,將水谷化精微成營衛氣血也。其性靜,充和溫厚有利於化物,故欲緩;脾化水谷,水濕淫盛反制脾之化谷,故苦濕。肺欲收苦氣上逆:肺應秋主收,有如生物將夏旺之精氣收斂成實,故肺主降。一者「天氣通於肺」,從身外吸入清氣,下與水谷精氣相合;再者「肺朝百脈」,居高臨下而透降體內;三者肺主「通調水道」,從全身收斂利用後的水液降入膀胱,從而使肺具有收斂體內精氣、輸至全身的作用,故其性慾收惡散,散之極者為喘脫危症乃肺氣衰竭之征,而氣上逆咳喘反肺之收降本性,故苦氣上逆。腎欲堅苦燥:腎應冬主藏,有如生物入冬其種實藏地、軀體蟄伏,故腎主藏,意在藏伏人體精氣,防止其無故散逸流失,乃生命體自我保護機制,《內經》稱之「封藏之本」,基本內容是藏精、主水。由於精氣為生命之本,腎藏之以攝固堅而不洩為貴,故腎欲堅;然腎之藏精固水護津液宜適度不過,過則津液失潤,如冬寒津液不布,肌膚孔竅乾燥,腎藏太過是也,故又苦燥。

脈象是全身精氣活動狀態和趨勢的反應。由於五臟概念以四時為法,故四時脈就是五臟脈,《內經》有多篇論述。四時五臟脈是:春季微弦(如弦)即肝脈、夏季微鉤(如鉤)即心脈、長夏微耎弱即脾脈、秋季微毛(如浮)即肺脈、冬季微石(如營)即腎脈。舉春脈如弦即肝脈為例,《素問·玉機真髒論》說:「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肝應春主生,有如初生之物,其勢尚弱,但生機旺盛,故其態雖弱但滑而長;由於是生理脈象,故稱「如弦」或「微弦」而非一般的病脈弦。仿此而論,夏脈即心脈,以心應夏主長,精元真氣旺盛生力張大,故其脈洪大如鉤。秋脈即肺脈,以肺應秋主收,精元真氣的活動狀態和趨勢由外收斂、由上降下,故其脈浮而內收如毛之降。冬脈即腎脈,以腎應冬主藏,精元真氣的活動狀態和趨勢深藏於內,以護精氣固守勿失,故其脈沉如水中之石。至於脾脈,《內經》脾主時有兩種模式,一是長夏脈就是脾脈。脾應長夏主化,其脈微耎弱即充和之義。充和,又稱沖和,指的是脈體柔和、搏勢含勁,正是脾化水谷,精微化生功能的描述。二是脾不主時,四時各十八日寄治,即化水谷養四髒,其脈含在其他四髒脈之中。

五臟概念的四時法則乃中醫五臟概念之真諦,貫穿於中醫學術體系和臨床實踐中,經二千多年傳承不輟,是中西醫學術差別的標誌之一,故民國中醫理論大師惲鐵樵說:「不知五藏氣化亦由四時之生長化收藏而來,則求五藏之說不可得。」「《內經》之五臟,非血肉的五臟,乃四時的五臟。不明此理,則觸處荊棘,《內經》無一語可通矣。」(《群經見智錄·四時之五臟》)

內臟解剖形態通過象思維功能化而融入五臟概念

如何理解五臟的解剖形態在概念形成中的作用,對於五臟概念的內涵影響極大。古人在不可能具備條件從實體形態研究內臟機能的情況下,另闢蹊徑,援引象思維入醫學,將五臟解剖實體的形態、位置,作為物象(思維材料)納入象思維,經過「別異比類」的功夫,形成功能性概念,如:肝在膈下脅肋旁,這個位置連同肝脈在身側,與其半表半里及少陽的屬性有直接關係;《難經》說肝有兩葉,類比其在冬太陰、夏太陽之間,從而解釋肝主春,根於陰發於陽而屬少陽之義。心在膈上胸中,上有肺葉覆蓋,外有膜絡包裹,中有血並與眾多脈絡相連,因而古人視心如中央君主在位,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包絡如帝都之宮城,又如君前臣使,代心傳令、代心受過;其與血脈相連則成為心主血脈的形態基礎。脾在腹中膈下位屬中部,與胃以膜相連,這種部位使其得與四時之間的至陰季夏相合,也與中央土結下不解之緣—「中央土以灌四旁」,居中主化水谷為精微以養諸髒,在氣化活動中斡旋氣機;而脾胃「以膜相連」又成為「為胃行其津液」即脾主運化的形態基礎。肺在膈上胸中,左右兩葉,復於心上,其中多孔,動如橐龠。肺的這種形態除了使古人認定肺司呼吸以外,還聯繫到氣的運行也由肺所主;同時以其髒位最高,比如為天,居高臨下而「朝百脈」行營衛陰陽、「通調水道」斂降水液;形如古代華蓋而任職君主重臣,稱為相傅而司治節。腎在腹中深處,有左右兩枚,在諸髒中位置最下,譬如為地。水流下,故藏精而主水液,並與生殖相聯繫。《素問》之《陰陽應像大論》「地氣上為雲」、《水熱穴論》「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腎氣盛,天癸至」,均以腎類比於地而藏精、主水、司生殖的根據。

以五臟的解剖形態、位置入象思維,形成功能性概念,常刻意指向五臟的四時法則,可豐富五臟概念的四時法則義涵。如肝分葉視為兩部分,類比少陽以應春(主生);心在胸中被覆於肺下,中有赤血,類比於陽盛之太陽而應夏(主長);脾在中部,位於上下諸髒之間,正合陰陽季節間加一長夏(主化)稱為「至陰」;肺臟最高,居高臨下而合秋氣斂降(主收);腎臟居下而如地之藏萬物而應冬。

「氣-陰陽-五行」是建立五臟概念的方法學基礎

「氣-陰陽-五行」作為中國古代自然哲學,原本各有其形成、內涵和應用範圍,均具有普適的方法學意義,後在發展中逐漸交叉整合,並成為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主流方法學。《內經》探索生命機理及其醫學應用規律,建立了中醫學概念及概念體系,也必然以「氣-陰陽-五行」為方法學基礎。

五臟為一氣所化,即精氣,《內經》稱為「藏真之氣」。此氣春為肝氣、夏為心氣、長夏為脾氣、秋為肺氣、冬為腎氣,代表一年之中生理精氣的消長盛衰、升降卷舒;以人體為「生化之宇」,此氣一分為五,伏藏之氣屬腎在下、生升之氣屬肝在下、長旺之氣屬心在上、收降之氣屬肺在上,獨脾氣居中靜化、斡旋諸氣,則生化和諧有序。以上所述就是氣一元論在五臟概念中的體現,也是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具體化。

陰陽是氣一分為二哲學方法的基本模式,它以相互對待的陰陽雙方互根互用,交感生物,消長轉化變物等為機理,從自身探討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原因。髒與腑分屬陰陽,其間藏瀉協調,才有生命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五臟又分陰陽,陰髒與陽髒在相互為用、相互制約中發揮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及特性,進行重大的生理和精神活動;五臟又各有陰陽,其陰陽相互為根、相互為用,維持各髒的基本功能,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五行是氣一分為五,或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細化展示,木火土金水則是具有代表意義的「法象」。正如王冰注《素問·五臟生成論》「五臟之象,可以類推」所說:「像,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像水而潤下。」氣一分為五,乃氣之初生(木)、長旺(火)、化成(土)、收斂(金)、伏藏(水)五個階段和氣之宣洩(木)、亢張(火)、氤氳交融(土)、收斂(金)、沉降(水)五種態勢與作用;從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而言,木屬陽長陰消、火屬陽盛陰衰、金屬陰長陽消、水屬陰盛陽衰、土屬陰陽交轉勻平。以五臟分屬五行,體現五臟的功能特性及其天地人生態聯繫;以五行方法規範臟腑活動模式,則建立起五臟功能生剋制化關係的生理體系。

《內經》五臟概念的實踐驗證

研究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孕育下的中醫學,在方法學上偏於辨證思維和邏輯,而形式思維和邏輯不足,如像思維類比方法的結果具有或然性等。為保證理論在醫療實踐中的有效性,中醫學形成了理法方藥貫通一體,理論臨床互動互證的原則。它不僅用以驗證理論,而且還有修正理論和發展理論的歷史作用,在中醫臨證中已經形成有效的方法模式。具體而言,臨床診斷收集疾病資料,根據包括五臟概念在內的藏象、病機理論分析病證機理所在、變化趨勢,這就是「理」;而後制定相應的治療法則,選方遣藥,這就是法、方、藥。法從理出,方隨法變,藥為法用。東漢張機《傷寒雜病論》是中醫臨床第一書,初步形成了各種病證的五臟用藥知識和經驗,後經歷代整理、積累和發揮,成為成熟的五臟用藥模式。如金元張元素《醫學啟源》的「髒氣法時補瀉法」,已就「五臟苦欲」建立了系列用藥組合;歷代中藥著作和臨床專著也都述明方藥的歸經入髒及功能主治,從而保證了五臟概念的真理性和實踐性。

為展示中醫傳統本真的五臟概念,在此選取一例名醫醫案,並進行簡要分析:

蔣 上年久暖少寒,冬不藏固;花甲已外,腎真既虧。水不涵木,肝陽化風,勃然上泛,遂令眩暈。經雲,「下虛上實為厥」,乃欲僕中之根萌也。此非外來六氣所感,由操持縈思,五志之陽劇升煩動,在裡營血脂液暗耗。診脈左尺空弦,望色浮紅光亮,欲便用力,汗洩漐漐,偶爾立起,則足跗骨痿。色脈見症,顯明彰著。閱所服諸藥,未參內典聖訓。昔劉河間《內經奧旨》:「凡上實下虛,耳鳴足痿,便溺竅阻等症,每以濁藥清投,名曰(地黃)飲子」。宗是議主治:制熟地,肉蓯蓉,炒遠志,柏子仁,川斛,天冬,五味,淮牛膝。

此案選自葉桂《種福堂續選臨證指南》。葉桂,清代四大溫病學家之首,更是名醫國手。中醫理論體系發展至清代已臻成熟,葉氏在五臟概念的運用上可以代表臨證中醫的一流境界。患者主訴眩暈,面色浮紅光亮,如廁用力常汗洩不止,蹲坐起立則腰脛酸軟,脈左尺虛弦。從望色脈症分析,這是一例典型的肝腎陰精虧損、虛陽上浮外洩慾發中風證。選用劉河間地黃飲子加減,以補益肝腎陰精、斂陰潛陽。細看對五臟概念的運用,論及眩暈病因,一由患者年老腎精衰少,又不事養慎,過勞操持,亢陽厥逆,二責冬暖失藏,春升無制,遂致肝陽化風。治法方藥也切中病機,理法方藥貫通一體。這裡藏精者腎,主冬屬太陰而為寒水之髒,主司稟質、封固,一旦失藏則精耗陰衰,則生發無源,陽無以制;疏洩者肝,主春屬少陽而為風木之髒,主司藏血、生發,其肝之生陽、春之生發均賴肝血腎精,若其精血虧衰,則肝陽不潛,上升浮逆,而冬暖、人事煩擾,則腎精失藏,乃證發基礎。可見葉氏秉承《內經》五臟概念真義,並發明「肝陽化風」病機,豐富了中醫五臟病理。

綜上所述,《內經》之五臟,是以「四時法則」為核心內涵、以氣-陰陽-五行為方法學基礎和推理模式的傳統醫學的功能性概念。由於這種概念具有四時五行模型特點,因而它又是一種結構性功能概念,實質是一種系統概念。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