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藥同源 功效各異

板藍根、大青葉、青黛三味藥同源自十字科植物菘藍,都具有清熱解毒之功,但使用部位和加工方法不同,功效各有側重。

  板藍根

板藍根又名靛青根、馬藍根,性寒,味苦,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用於治療溫毒發斑、高熱頭痛、大頭瘟、舌絳紫暗、爛喉丹痧、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喉痺、瘡癤癰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腦、骨髓炎等。《現代實用中藥》載:「馬藍根為清涼、解熱、解毒劑,用於丹毒、產褥熱等。」《中藥志》亦載其「清火解毒,涼血止血。治熱病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大頭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板藍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都有抑製作用,為抗病毒中藥的典型代表,臨床效果確切。研究還表明,板藍根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破壞白血病細胞,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臨床上板藍根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常與金銀花、連翹、荊芥等配伍;治大頭瘟,頭面紅腫,咽喉不利,常與玄參、連翹、牛蒡子等配伍,常用方劑有李東垣的普濟消毒飲;治療肝硬化,可與茵陳、郁金、薏苡仁等配伍;治痘疹隱而不出,可與甘草同研為細末,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同調服;預防流行性腮腺炎,可與山慈菇、連翹、甘草、青黛(沖)配伍,水煎溫服。

板藍根雖功效顯著,但服用亦有禁忌,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有過敏史者慎用。中成藥板藍根顆粒劑也應避免大劑量、長期服用,尤其是兒童,千萬不能用成人劑量,更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中病即止,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大青葉

大青葉原名大青,又名菘藍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蓼科植物蓼藍、爵床科植物馬藍、豆科植物木藍的葉,亦做為大青葉使用。其性寒,味苦,入肝、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溫病熱盛煩渴、流感、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痺、口瘡、癰疽腫毒等症。《本草綱目》載:大青葉「主熱毒痢,黃疸,喉痺,丹毒。」「藍葉汁,解斑蝥、芫青、樗雞,硃砂、砒石毒。」《本草正》亦載其「治瘟疫熱毒發狂,風熱斑疹,癰瘍腫痛,除煩渴,止鼻衄、吐血,殺疳蝕、金瘡箭毒。凡以熱兼毒者,皆宜藍葉搗汁用之。」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青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白喉桿菌及痢疾桿菌有一定抑製作用;對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大青葉還有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及抗大腸桿菌O111B4內毒素作用。

臨床上大青葉用於治療熱入營血、心胃毒盛、氣血兩燔、溫毒發斑等症,常與梔子等同用;治療風熱表證,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口渴咽痛等症,常與金銀花、連翹、牛蒡子配伍;治熱甚黃疸,可與茵陳、秦艽、天花粉配伍。用於預防流行性乙性腦炎,既可單味應用,又可配合柴胡、銀花、連翹、板藍根、玄參、生地等。但脾胃虛寒者忌服。

  青黛

青黛又名藍靛花、靛沫花,為菘藍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乾燥粉末或團塊。其加工方法即將採得的鮮莖葉,經浸泡後加入石灰,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變為深紫紅色為度,撈出曬乾即成。其性寒,味鹹,入肝、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的功效,用於治療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痺、小兒驚癇等症,亦為中醫常用吹喉散之主要成分。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青黛所含的主要成分靛玉紅對癌瘤有中等強度的抑製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霍亂弧菌等有抗菌作用。研究還發現,青黛所含的有效成分靛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據有關資料披露,青黛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盆腔炎、緩解食道賁門癌梗阻等疾病,臨床效果顯著。但中寒者勿用。

綜上所述,板藍根、大青葉、青黛三藥同出一源,且都具清熱解毒之功效,但板藍根有利咽之長,而大青葉涼血化斑之長於勝於板蘭根。《本草便讀》就明確指出:「板藍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與靛青葉同,能入肝胃血分,不過清熱、解毒、辟疫、殺蟲四者而已。但葉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異耳。」板藍根與青黛皆為清熱解毒要藥,但青黛味鹹而具消痰散腫之長,清肝定驚之功更勝一籌,臨床應用時,要辨證施藥,有所側重,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