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從「脾胃虛寒夾滯」論治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主要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並具有反覆發作傾向的常見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歷代醫家在治療本病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尤其是諸多當代名醫,結合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對本病做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為中醫藥防治消化性潰瘍提供了新的思路。河南省中醫院全國名老中醫毛德西教授經多年臨床實踐,從脾胃虛寒夾滯立論辨治消化性潰瘍,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將其辨證治療思路及相關研究總結如下。

「虛」「滯」是貫穿消化性潰瘍的突出病理特點

消化性潰瘍可歸屬於中醫學「胃脘痛」「嘈雜」「痞滿」等病證範疇。毛德西指出,消化系統功能的正常依賴於脾胃生理功能的相互協調及肝膽疏洩功能的正常運作。脾胃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肝膽司職,則脾胃升降有序。

若飲食不節,如過食肥甘,恣食生冷,或饑飽失常、勞逸失度,則可損傷中氣,致胃無以受納腐熟,脾無以運化輸布。如李東垣《脾胃論》所云:「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既病則與胃不能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脾胃氣虛既久,進而氣損及陽,則形成脾胃虛寒之證。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陽氣虧損,中焦失於溫養,日久亦可致脾胃虛寒。脾胃虛寒,則運化不及,氣血生化乏源,臟腑失於濡養,胃絡失榮則痛;脾胃升降失常,氣滯不行,壅阻中焦,胃絡不通亦痛。故可出現以胃脘痛為主症的一組證候群,此即消化性潰瘍發病的病理基礎。在脾胃虛寒病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如機體遭受不良的情志刺激,則可致肝失疏洩,氣機郁滯;土虛木旺,肝氣橫逆,中焦受損,而成肝胃氣滯;脾胃虛寒,運化失司,則水液不行,停聚體內,蘊為痰滯;胃失受納,脾失運化,則食飲難消,漸成食滯;陽氣虧虛,可致血行緩慢,瘀阻脈絡,形成血滯。如此種種郁滯,在消化性潰瘍發病中均可伴隨脾胃虛寒先後發生。

基於以上認識,毛德西強調,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病過程中,有兩個突出的病理特點:一是「虛」,即脾胃陽氣虧虛,因虛而生內寒;一是「滯」,指脾胃氣滯,肝郁氣滯或肝胃氣滯,以及痰滯、濕滯、食滯、熱滯、血滯等病理產物。前者是消化性潰瘍的病理本質,後者是消化性潰瘍的病理表象。概言之,消化性潰瘍的病機可概括為虛寒夾滯,其病位在胃(腸),但與脾、肝(膽)等臟腑密切相關。

溫中行滯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根本法則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指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二者協同作用,方可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傳化及其精微的輸布。《素問·寶命全形論》篇云:「土得木而達」,意即脾胃的正常納化有賴於肝膽的疏洩功能。由於消化性潰瘍的病機為脾胃虛寒夾滯,而脾氣宜升,胃氣宜降,升降的前提則在於氣機的通暢,故毛德西指出,臨證治療本病時,應著眼於一個「通」字,總以調和脾胃、開其郁滯、復其升降為目的。而通之法,則靈活多變:健脾益氣、溫中散寒之為通,疏肝解郁、調理氣機之為通,化痰除濕之為通,消食導滯之為通,化瘀通絡亦為通。總之,臨證治療的目的即是消除脾胃的虛寒夾滯狀態,恢復脾胃正常的受納、腐熟、運化等功能,俾脾陽回復,虛寒得除,氣機通暢,郁滯消散,則諸證不復存焉。《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據此,毛德西指出,臨證時當以溫中健脾、理氣消滯作為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根本大法。

在具體應用溫中行滯法治療消化性潰瘍時,還需掌握相應的臨床指征。參考《中藥新藥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合臨床實際,課題組制定了脾胃虛寒夾滯證的診斷標準。主症:1胃痛隱隱,喜暖喜按,食少便溏,遇冷或勞累後易發作或加重;2空腹痛甚,得食痛減,食後腹脹;3舌質淡嫩,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4脈沉細弱或遲。次症:1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或伴胸脅脹滿,呃逆,噯氣;2胃脘滿悶,噯腐吞酸,噁心嘔吐,舌苔厚膩;3胃痛持久,夜間痛甚,或見嘔血,黑便,舌質淡暗,或有瘀點、瘀斑。上述主症1必須具備,再加上主症中的任何一項和次症中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為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夾滯證,運用溫中行滯法治療。

安胃清幽方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方

毛德西在長期臨床觀察中發現,消化性潰瘍的基本病機為脾胃虛寒夾滯。而現代醫學則認為,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機體的「攻防機制」失衡有關,其中攻擊因子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門螺桿菌(Hp)等,防禦因子主要是指胃黏膜屏障等。尤其是幽門螺桿菌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病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據中西醫對本病的認識,經過長期、反覆的臨床篩選、驗證,毛德西總結出了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基本方——安胃清幽方。其藥物組成為:生黃芪30克、黨參15克、生白朮15~30克、生白芍10克、檳榔5~10克、高良姜5~10克、桂枝10克、生甘草10克。方中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兩經,補氣之中且有升發陽氣、托毒生肌之功,用為君藥。黨參甘平,力能「補脾養胃……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本草正義》);白朮甘苦而溫,可健脾胃,散寒濕,止吐瀉,「服之能健食消谷,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藥也」(《本草求真》),與黨參共為臣藥。白芍酸苦微寒,功能調和脾胃,以防木旺乘土;桂枝辛甘而溫,「其用之道有六:曰和營,曰通陽,曰利水,曰下氣,曰行瘀,曰補中」(《本經疏證》),與白芍合用可調和營血;高良姜辛熱,專祛脾胃之寒邪,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效;檳榔辛苦而溫,「主治諸氣,祛瘴氣,破滯氣,開郁氣,下痰氣,去積氣,解蠱氣,消谷氣,逐水氣,散腳氣,殺蟲氣,通上氣,寬中氣,洩下氣之藥也」,「此藥宣行通達,使氣可散,血可行,食可消,痰可流,水可化,積可解矣」(《本草匯言》)。以上四味,共為佐藥。甘草甘平,一則補中益氣,助參、芪、術之功;二則與白芍合用,可緩急止痛,治脾胃虛寒之脘腹攣急作痛;三則可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劑。全方共奏溫中健脾、調和營血、理氣消滯、化瘀止痛之功。

臨證時,當隨症加減:泛酸者,可加烏賊骨10克、浙貝母10克;乾嘔者,加半夏10克或竹茹15克、生薑10克;時流唾液者,加灶心土10克(化開兌入藥液服用);肝郁甚者,加佛手10克、生麥芽15克。

溫中行滯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相關研究

毛德西在臨證治療消化性潰瘍時,以安胃清幽方為基礎,隨症加減,療效卓著。1996~1997年,筆者在毛德西指導下,對3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了認真而系統的觀察。結果表明,安胃清幽湯治療本病的總有效率為93.3%,與鉍制劑作用相當(P>;0.05),服藥後主要症狀消失快,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初步證實了運用溫中行滯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正確性。

2012~2013年,課題組又對安胃清幽方治療消化性潰瘍進行了進一步臨床研究,應用安胃清幽方、蘭索拉唑片治療消化性潰瘍患者各30例。結果顯示,安胃清幽方治療8周後,胃鏡下總有效率為96.7%,優於蘭索拉唑對照組的83.3%(P<;0.05);臨床總有效率為96.7%,優於蘭索拉唑對照組的80%(P<;0.05),且可顯著改善胃脘疼痛、倦怠乏力、脘悶腹脹、食慾不振等臨床症狀體征;Hp清除率為92.9%(26/28),優於蘭索拉唑對照組的80.8%(21/26)(P<;0.05)。

此外,課題組還開展了安胃清幽方對實驗大鼠胃潰瘍癒合質量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安胃清幽方能明顯提高胃潰瘍大鼠血清表皮生長因子(EGF)水平、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明顯縮小胃潰瘍大鼠的潰瘍面積,升高胃液pH值,增加再生黏膜的厚度,對胃潰瘍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其機制與提高潰瘍癒合質量、改善潰瘍黏膜的修復功能有關。

典型病例

秦某,男,42歲,司機,於1993年8月就診。

有飲酒與吸煙嗜好,罹患胃脘痛3年餘,年初經當地縣人民醫院鋇餐透視檢查,提示十二指腸有龕影,大便潛血陽性。刻診:胃脘隱隱作痛,時及兩脅,空腹為甚,時有泛酸,飲食漸減,精神不佳,大便黏膩色黃,小便時黃。舌紅苔少黃,脈象弦緩無力。診為肝胃不和,濕熱作祟。治以理氣疏肝,健脾和胃,方取安胃清幽湯加減。方藥:生黃芪30克,黨參15克,生炒白朮各10克,生白芍10克,檳榔10克,高良姜10克,桂枝10克,烏賊骨10克,浙貝母10克,佛手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14劑。並告其戒煙酒。

二診:藥後胃痛稍減,飲食知味,大便不爽,小便仍黃。治法同前,上方略作改動。處方:生黃芪30克,炒白朮10克,炒白芍10克,桂枝10克,浙貝母10克,生百合15克,炒烏藥10克,廣木香6克,九香蟲6克,佛手10克,炙甘草10克,14劑。

三診:胃脘痛基本消失,飲食增進,大便成形,小便微黃,舌苔薄白。繼續用上方,加炒懷山藥15克,14劑。

四診:每日早晨有輕微胃痛,別無它苦。要求服顆粒劑,以備外出服用。方藥:生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桂枝6克,炒白芍6克,廣木香6克,浙貝母6克,懷山藥10克,佛手6克,炙甘草6克。30劑,每日1劑或兩日1劑。

按:毛德西認為,消化系潰瘍多系虛寒夾滯之證,其中脾胃虛寒為本,氣血瘀滯為標,但其主次與輕重,需以臨床症狀為準則。該患者素嗜煙酒,久致肝氣不和,形成氣鬱與血瘀,故以安胃清幽方加減治之,而終獲良效。毛德西同時指出,治療潰瘍病尚需注意兩點:其一,戒煙酒是治療的前提,捨此則藥物很難奏效;其二,藥量不宜太大。古人云「王道無近功」,意思是說用甘溫補益之劑,不宜急於求成,劑量輕一些,起效雖緩,但其效鞏固。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