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論三因制宜(下)

「因人制宜」主要是因體質制宜。《素問·三部九候論》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辨證論治先辨別體質,這種治療觀點貫穿《內經》始終。《素問·示從容論》云:「夫年長則求之於腑,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髒。」即強調年齡不同,注重調養的臟腑經脈亦有區別。年長者中焦脾胃多不足,易因飲食不節而傷六腑,以治腑為宜。老年人臟腑精氣、全身氣血均不足,不能峻補,只能採用調補的方法,從脾胃而營養五臟。年少者多因勞倦汗出而致風邪中於經脈,以祛邪氣疏經絡為宜。少年人臟腑壯,患病病位淺,病情單純,故循經而治即取效。年壯者多恃強房勞而耗傷五臟之精,以補五臟為宜。壯年人氣血正旺,能耐受藥物攻伐,可根據病情虛實之性,採用重劑,直奔病所。《靈樞·通天》亦云:「古之善用針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並具體說明五態之人治法的不同:「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不之疾瀉,不能移之」,「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必審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無脫其陰,而瀉其陽」,「少陽之人,多陽少陰……獨瀉其絡脈則強」,「陰陽和平之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所以調陰陽,別五態之人者也」。

在「因地制宜」治療思想指導下,《內經》提出了具體治療方法,如「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王冰注曰:「西方北方人,皮膚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方南方人,皮膚疏,腠理開,人皆食冷,故宜收宜溫。」即在氣寒氣涼的地域和季節,就應該順應寒涼之氣用藥,應散而寒之;在氣溫氣熱的地域和季節,就應該首先順應溫熱之氣用藥。其原因是西方、北方之人皮膚腠理密,人多喜食熱,故生病後常宜散宜寒治療。東方、南方之人皮膚疏,腠理開,人多喜食冷,故生病後常宜收宜溫治療。只有在非時之氣、非地之氣情況下,才應使用相反的藥物來糾正之。《素問·異法方宜論》亦云:「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一是要求醫生應根據天時、地理、生活習慣、體質等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二是倡導各種治法和治療措施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運用,雜合以治。三是強調醫生要準確分析病情,合理選用治療方法。因此,治病不僅要著眼於疾病本身,還要注意地理環境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

《內經》認為無論所患疾病是否存在時間週期性,其治療亦應考慮時間問題,以免犯「伐天和」之弊,這也是「因時制宜」治療思想在臨床運用中的重要體現。具體而言,可在原有處方基礎上隨時令加減用藥,或調主時之髒,或顧護被克之髒;可選擇寒熱性緩之藥;可運用反佐法等。

如李杲治中風,用羌獨愈風湯,並提出此藥可常服之,但不可失四時之輔,故春加半夏、人參、柴胡等,應時樞轉少陽;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等,以防火助風勢;長夏加防己、白朮、茯苓等,健脾利濕,運中洲以達四旁;秋加厚樸、藿香、桂枝,宣肺氣之通降,以利中風於秋時緩解;冬加附子、官桂、當歸等,補命門之火、固根底,輔佐主方冬月之用。又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序例》中云:「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長夏,省甘增鹹,以養腎氣;秋,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省鹹增苦,以養心氣。」而朱丹溪認為若於夏日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則有虛虛實實之弊。程鍾齡則提出用藥而失四時寒熱溫涼之宜,乃醫家之大誤。

此外,擇時服藥亦屬「因時制宜」內容之一,無論用針用藥,都必須隨時間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措施。《靈樞·衛氣行》云:「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如張仲景強調十棗湯應「平旦服」,即因手太陰肺應寅時,充分發揮藥物的瀉實作用。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僅各種方藥的進服時間便記載了近百處。如早用溫腎陽之品,晚服補脾氣之藥;晨滋腎陰,午健脾陽;早服攝納下焦,暮進純甘清燥等。《內經》還有對病作有時者當其未發時服藥之論,如瘧證的治療即屬此類。故《素問·瘧論》云:「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

茲舉一病案,以明經旨。《王孟英醫案》載:翁嘉順室,娩後發熱,竹林寺僧治之不應,溫、龔二醫,皆主生化湯加減,病益劇。請孟英診之,脈軟滑微數。曰:素體陰虧,熱自內生,新產血去,是以發熱。惟譫妄昏瞀,最是嚇醫之證,渴喜熱飲,宛似虛寒之據。宜其猜風寒而表散,疑瘀血以攻通,帖帖炮姜,人人桃、桂,陰愈受劫,病乃日加。孟英惟以犀角地黃湯,加銀花、石膏、知、斛、梔、貝、花粉、蘭草、菖蒲、元參、竹瀝、竹茹、竹葉……等,出入互用。至十餘劑,舌上忽布穢濁垢苔,口氣噴出,臭難向邇,手冷如冰,頭面自汗,鹹謂絕望矣。孟英曰:生機也。彼陰虛熱邪深入,予一以清營涼血之法。服已逾旬,始得營陰漸振,推邪外出,乃現此苔。惟本元素弱,不能戰解,故顯肢冷,而汗僅出於頭面,非陽虛欲脫也。復與甘寒頻灌,越三日汗收熱退,苔化肢溫。自始迄終,犀角共服三兩許,未犯一毫相悖之藥。三江地氣卑濕,天時溫暖,傷寒之證絕少,最多濕溫、風溫之證。又人體質柔脆,不任蕩滌之藥,故惟以甘寒清解之劑,漸次搜剔,斯邪去而正不傷。若在北方,剛堅之體,此等藥雖服百劑,亦若罔知。非加硝、黃蕩滌,邪終不去。故葉氏之法,擅譽江浙。而吳氏之方,馳名幽冀。易地則皆然。亦智者之「因地制宜」也。

按:患者產後發熱,見譫妄昏瞀之狀,諸醫皆以虛寒而論,投之生化湯溫經散寒,而病益甚。惟王孟英根據因地制宜的治療思想,辨為陰虛熱邪深入之證,投以犀角地黃湯加減奏效。因三江之地,環境潮濕多熱,其民體質柔弱,多為陰虛,易發濕溫、風溫等。北方之人,體質壯實,生活環境乾燥嚴寒,易患寒證,治療中必加大黃、芒硝助藥力以蕩滌熱邪。南方與北方地域不同,居民生活環境有別,因此治療方法各異。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