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腹瀉自療的五大誤區

時下,有不少病友一有拉肚子就自行診療,想當然地採取一些措施,殊不知這些措施不僅沒有效果,而且還會加重病情,應下決心盡快走出誤區,回到正確的診療方案上來!

誤區一:一有腹瀉就剋扣飲食。有些病友認為,腹瀉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沽其源」,即克制飲食,甚或禁食禁水,使其沒有東西可拉。孰不知,拉肚子本身有大量水分、營養素、無機鹽排出體外,若再剋扣飲食,甚或禁食禁水,勢必使水分、營養素、無機鹽不能得到及時補充,導致人體營養不良,削弱抗病能力,造成脫水、休克、電解質紊亂等嚴重併發症。正確的做法是,足量補充液體、電解質及易消化食物,以維持機體在腹瀉時對營養的需求,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誤區二:一有腹瀉腹痛就用解痙藥。腸道炎症必有胃腸痙攣,出現腹部陣痛是在情理之中。由於自身蠕動的加快,有利於腸道致病菌的排泄。假如一見腹痛就用解痙藥止痛,會影響腸道致病菌的排泄,不利於治療。

誤區三:一有腹瀉嘔吐即用止吐藥。止吐藥可抑制嘔吐反射,而嘔吐是機體一種自身保護性反應,可以排吐胃腸道的致病微生物,達到緩解病情的作用。若嘔吐被抑制,勢必影響腸胃道內有害物質的排泄,從而加重病情。

誤區四:一有腹瀉就隨意使用止瀉藥。止瀉藥可使腹瀉病人的排便減少,使糞質由稀溏變為稠厚,但不利於胃腸內有害致病微生物的排泄。

誤區五:一有腹瀉就濫用抗菌素。腹瀉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消化不良、菌群失調之分,在沒有細菌感染的有力證據之前濫用廣譜抗生素,會使機體遭到抗生素毒副作用的傷害,尤其對聽神經、肝腎功能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增加藥物過敏的機會,導致菌群失調、二重感染,甚至全身黴菌感染,給合理治療帶來新的困難。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