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降濁湯

組成:茯苓15克,白朮12克,制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參6克,黃連5克,蘇葉12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生薑12克。

功能:溫腎健脾, 降濁和中,宣通水道。

主治:腎脾陽虛,水氣氾濫,濁邪內盛上逆所致之關格證(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腎功能衰竭)。

用法:制附片加清水先煎30分鐘,再入余藥同煎兩次,每次文火煎30分鐘,濾汁混勻分2次服,每日1劑。病重者日服1劑半,分3次服。

方解:中醫學之「關格證」大抵相當於西醫學之慢性腎功能衰竭。《證治匯補》云:「關格者,既關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間陡增嘔吐。因濁邪壅塞,三焦正氣不得升降,所以關應下而小便閉,格應上而生嘔吐。陰陽閉絕,一日即死,最為危候。」張仲景《傷寒論》真武湯專擅溫陽利水,薛生白《濕熱病篇》連蘇飲辛開苦降則長於降濁和中,與關格證之主要病機甚為合拍,故合兩方加減而成溫陽降濁湯。

方中制附片溫腎扶陽,振元氣;白朮、茯苓、西洋參健脾制水,鞏固土堤;豬苓、澤瀉淡滲利水,給邪以出路;蘇葉、生薑、黃連辛苦合用,開降共施,一以開陰之閉而宣肺通水道,一以降邪之濁而和中止嘔。因陽虛日久,必損及陰;濁邪鬱熱,陰屢受戕;且諸利水淡滲及溫燥之劑,也每損陰液,故用白芍配西洋參酸甘化陰,生津補正。諸藥合用,俾正復邪祛,濁降關開,關格之證自解。

加減:惡寒較重,手足逆冷者,加乾薑8克,炒枳殼10克;嘔吐不止,脘悶厭食者,加砂仁10克,陳皮10克,生薑12克;腹脹,大便不暢者,加虎杖15克,炒萊菔子20克;血壓高頭暈者,加鉤籐15克,天麻12克。

臨床運用:慢性腎功能不全之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早期多有關格證表現,證見頭暈、神疲、惡寒、浮腫、手足不溫、噁心嘔吐、小便不利、脈沉、舌淡者,用本方為主治療多有效驗,不僅臨床症狀好轉,而且腎功能檢測指標亦有明顯改善,達到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之效。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