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瑣談

「國醫」是我國醫學界自古沿用迄今的歷史名詞,亦即專指中醫。兩年前我國將某些在學術臨床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名老中醫,通過相關領導部門的審核批准,由宣傳媒體公佈,譽之為「國醫大師」。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崇高稱譽,他們在中醫藥學傳承、弘揚、發展與創新等方面屬於代表性的人物。

讀者也許會想,為什麼會有「國醫」這個名稱?敝見認為:傳統的中醫藥文化,其主要的學術內涵奠基於「儒學」,這也是中國醫藥學與國外西方醫學在學術淵源、脈絡等方面的區別。我國的儒學,堪稱是「國學」的主體,而歷代的中醫亦可稱之為「國醫」。說明規範、合格的中醫是以儒學打基礎的。我出生在民國時期,當時有諸多城鄉的中醫掛牌執業,每每在診療處,標示「國醫X X X診所」,我在上海生活二十餘年,當地的頗多中醫往往是如此懸壺行醫的。

  我國古代已有「國醫」記述

「國醫」之所以是一個歷史名詞,那是因為我國古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述。我閱讀的古代醫學文獻不多,印象中很早的醫藥論著中,似未見「國醫」二字,但在宋代許叔微的《普濟本事方》裡,記述了北宋瘍醫王蘧在元佑三年(1038年)曾患背疽而「召國醫治之……」(許叔微的引文原見王氏《經效背疽方》,原書已佚失不傳)。又如宋代名醫常器之是一位精於內、外科及傷寒學的名家,在常氏之後,有一位名為史源的外科醫生,他在所著《史氏治背瘡方》中提到前輩醫家常器之時,稱之為「國醫常穎士(名)、器之(字)」。其後,明代名醫梁學孟有專著《國醫宗旨》,是一部內科雜病的撰著,此書現存明代萬曆年間刻本傳世。清代也有以「國醫」作為標示的著作,如康熙年間張仲巖所撰《修事指南》,該書又名《國醫製藥學》,刊本頗多。嗣後又有晚清徐時俊撰寫的《國醫學指南》等。

民國時期用「國醫」名稱者頗多

迄於民國時期,用「國醫」二字作為機構、診所、書名、期刊名或明示中醫專業的相當多見,其中尤以上海、北京、天津、四川等地更多。由於上述地區專家所佔的比例較大,今特舉例作一簡介。就全國而言,當時在國內有重大學術影響的管理機構,名為「中央國醫館」(焦易堂任館長)。各地相關機構如上海的「上海國醫公會」、「上海國醫研究院」、「上海國醫研究學社」、「國醫書局」等;並有《國醫新聲》、《國醫導報》等雜誌。北京市(當時名為「北平市」)則有「北平市國醫分會」(後改名為「北平市國醫職業分會」),還有「北平市國醫講習會」、「中央國醫館北平藥學講習所」等;而北平的中醫期刊有《國醫求是》和《國醫砥柱》月刊等。天津市有「天津市國醫研究會」(該會主辦《國醫正言》雜誌);四川省有「四川國醫學院」、「成都國醫學院」等,該省並主編《國醫改進》月刊問世;其他諸多城市不一一列述。關於出版的醫籍註明「國醫」二字的亦頗多。如上海校經山房刊行的《國醫藥物學》(趙海仙撰)、《國醫初步讀本》(李和鈴撰)、《國醫臨診秘典》(張達生、蕭熙合編)、《國醫新論》(陸士諤撰)、《國醫診療學》(胡善廬編)等。我比較熟知的上海市中醫前輩醫家,如惲鐵樵曾撰《中央國醫館與惲鐵樵往來之文件》,丁福保撰《國醫補習科講義》,還有中醫文獻大家曹炳章曾編撰《國醫集匯錄》,胡安邦編《國醫生理學》、《國醫病理學》、《國醫開業術》,吳克潛編撰《國醫實用診斷學》,朱國鈞撰《國醫生理新論》,李涵馥撰《國醫指南》,邱駿聲撰《國醫舌診學》,包識生撰《國醫學粹》等。業師秦伯未先生在「秦氏同學會」曾編寫《國醫講義六種》,作為早期課徒之教材。再者,上海國醫書局曾編輯《國醫小叢書》34種。此外,甘肅丁冠青撰《國醫史略》;天津王趾周撰《國醫傷寒新解》;四川熊寶珊撰《國醫創傷精要》和《國醫外科針度》,傅仲山撰《國醫傷科方式》等。

凡此,體現了在這一段歷史時期,運用「國醫」這一名稱者頗多。之所以如此,敝見認為:這可能是醫學中的「西學東漸」後,社會上西醫從業人員大幅度增長,中醫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以標示「國醫」專擅而有別於西醫的緣故。「國醫」作為中醫藥文化具有標識性的名詞,當前亦正由中醫藥從業人員予以繼續沿用,如今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刊行了楊志勳主編的《國醫啟蒙教育讀本》等,說明今後仍將長期予以沿用,並展現它的學術特色。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