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是《內經》辨證思維的核心思想(下)

對立與制衡

陰陽這兩個因素作為說明事物的內在關係時,即說明兩者之間的對立性,又說明兩者的相互制約平衡、互根互用的雙層意義。《素問·陰陽應像大論》:「陰陽者一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術。」說明陰陽的對立統一制約作用是萬物生成之本,也是生物發生生長之道,若陰陽離則萬物滅絕。如《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其強調的是陰陽對立統一,則陰氣寧靜、內守,陽氣固密衛外,才能發揮正常的生長作用,若陰陽失和,對立統一關係破裂,那就如同一年中有春天無秋天,有冬天無夏天,由有溫而無涼只寒無熱,勢必造成嚴重自然災害。如2010年南方五省市的南方潮濕地域而出現百年不遇嚴重乾旱,只有燥而無濕,即是自然氣候異變的結果。

陰陽制約是陰陽事物協調關係和諧,是陰陽平順動態平衡。《類經附翼·醫易》:「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即陰陽制約的例證。如某些疾病出現風動神離之徵象,必須用鎮疼藥以制約之,如果陰亢寒勝之病,則用陽熱溫經之藥製約其陰。說明陰與陽、寒與熱是互相制約的,也是互相鬥爭的過程,才能推動事物的正常發展,以維持事物的動態平衡。在生理上也是同樣,如《局方發揮》中說:「人身之氣,陽往則陰來,陰往則陽來,一升一降,無有窮已」,以氣血言,氣為陽宜降,血為陰宜升,一升一降無有偏勝,是謂平人,陰陽往來氣血升降也是生理上的互相制約。陰陽統一互相制約平衡,存在於中醫各個領域,因而是其核心學術思想之一。

動靜與消長

動靜說明陰陽存在的形式,消長說明變化的狀態,陰陽永遠處於動靜運動變化之中,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而且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如《太極圖》所說:「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而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人之生理機能方面,氣血、經脈臟腑功能是處於不斷運動之中,但身體也是處於相對平靜狀態,如《陰陽應像大論》中說:「陽為氣,陰為味,味為形,形為氣,氣為精,精為化」,說明形體需要五味之滋養,而形體得五味之滋養後又充實人之真氣,真氣進一步產生精氣,精氣又可化生人體的一切功能,這種形、精、氣、味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變化是人體靜中有動,所以動和靜是相對的、分不開的。周敦頤《太極圖》中說: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動不靜也」,可見動非不靜,靜非不動,動靜是陰陽運動的存在基本形式,消長是陰陽運動的盛衰狀態。在陰陽動態中,總有彼消此長,此長彼消的運動狀態,這種狀態說明事物的發展盛衰的不斷變化的原因,永遠處於「陽長陰消」或「陰長陽消」的變化之中。如一年節氣的變化,《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說明一年陰陽變化節氣的演變。《陰陽應像大論》中說:「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為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生長收藏,終而復始」,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是有規律不紊亂的,天有八節的氣序,地有五方的佈局,因此,天地的動態變化而為萬物生長之根本,陽氣輕清而升於天,陰氣重濁而降於地,天地動靜是陰陽的精妙奧秘的變化來決定的,因而能有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盛衰變化,而且是永不停止的,人體也是一樣處於陰陽動態消長的變化過程。陰陽的動靜消長,是事物存在的常態,陰陽永遠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如動態失常則可病態,在自然則成過寒過熱、水災、旱災之類的自然災害,在人體則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別論》:「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說明陰陽運動不合者陽氣過亢而破散分離,則陰氣就化隨之而消亡,陰陽運行紊亂,剛柔不和,則十二經氣就化衰絕,所謂「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升降出入

一切事物有生命的物體都有運動,運動形成可有各式各樣,但用陰陽概括可有升降出入。升降是氣機在體內的運動形式,出入是內外交流的方式,無有升降出入則生命即停止。如《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也,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由於氣之升降,互為因果,才能有事物的變化,維持天氣,地氣正常之流動。若出入升降停息則生命停止。

在自然界陰陽變化更為明顯,《陰陽應像大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氣,雨出地氣,雲出天氣」,說明天氣陰陽、雲雨升降的陰陽變化是自然規律。

對於人體來講,更是如此。《陰陽應像大論》「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如果陰陽升降失常則出現陽氣不升,清氣在下則「飧洩」,濁氣不降則濁氣停聚於上發生「月真脹」,這是陰陽反作的表現。對於五臟氣機的升降也是同樣,一般正常情況下是肝生左,肺降於右,心火下降,腎水上應,中央為脾土,以流注四旁,若五臟陰陽升降失常,肝氣不升,則出現氣機抑鬱,脅滿脹病症;肺氣不降則出現喘咳胸悶之症;心火不降則腎水不溫出現腎寒陽虛,腰痛之症;腎水不升則心火上炎,口舌生瘡,口乾,心煩等症,這是五臟陰陽升降無常。陰陽可以表示為內外表裡的關係,外為陽內為陰,陰主外出,陽主內入,以構成人體內外的交流,如《陰陽應像大論》中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說明清陽之氣向外開發以保衛肌體,濁陰精血向內入於五臟,而充養實體以內守。

互根互用

陰陽兩個對立因素構成事物生長發育的基礎,主要由於陰陽兩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特點。即陰以陽為基,陽以陰為本,陰脫離陽不能單獨存在,陽脫離陰也不能獨自生存,因此稱 「陰不離陽」,這種陰陽互根,陽陰不但互相依存而且對方處於不斷進行交流,互相補滋的關係叫陰陽互用,雙方不斷處於資生、促進和助長的動態關係。如《陰陽應像大論》中「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即陰在內為陽固守,陽在外為陰氣固守,在外的陰精基礎;陽在外,保衛體表,是為在內的陰精凝聚力量。因此衛外康健精津內固,陰陽互根互用。《生氣通天論》也同樣論述:「陰者,藏精而起幽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是蓄藏陰精而為陽氣發動之根基,陽衛外,保衛體表而使在內陰精堅守,若陰陽不能相互為用,相互制衡則為病態,如《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說明陰不能勝其陽,陽勝則通血脈流動快而有力,陽氣熱甚加重病情則出現發狂神精志病。若陰氣勝,不能勝其陽,陰經偏勝而使五臟之氣機不平衡,陽氣失運氣滯郁滯為腹脹病。

物極則反

物極則反,是事物發展到極度時,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內經》對於此思想是明確的,《陰陽應像大論》中說「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極作為「窮極」「窮盡」最高點,極點,說明寒達到極點或盡頭則轉向熱;熱達到極點則向寒方向轉化。臨床上兩種情況可見於真寒轉熱證,如各種衰竭之陰寒證而遇感染出現反寒為熱證,或偏熱證,熱極反陰出現各項功能下降,四肢發涼,血壓下降,其次也有指真寒假熱證,真熱假寒證。如姚止庵說:「陰盛之極格陽於外,虛火浮動,躁擾如狂,陰證似陽之類,非真熱也,寒之極也;陽盛於內,火閉不通,四肢厥冷,甚則戰慄,陽症似陰之類,非真寒也,熱之極也,……物極則變」。《靈樞·論疾診尺》:「故陰主寒,陽主熱,寒勝則熱,熱勝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變即轉化,內寒勝之極而變為熱,熱勝之極而變為寒。

自然界的寒暑往來也是寒轉熱,熱轉為寒,是自然的陰陽轉化,如《靈樞·論疾診尺》:「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即重疊或累積,重複即陰寒之氣重疊,累積到極點才向相反方向轉化,由寒變熱。陽熱之氣重疊,累積到極點就向相反方向轉化,內熱變為寒。陰陽處於永恆的運動中,事物生化極變的過程也是事物發生發展毀滅而產生新事物的運動形式。《素問·六微旨大論》「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搏,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於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說明事物生長變化的基本過程是由小到大,由盛到衰,事物在成熟時已倚伏衰敗的因素,當事物敗亡時,也已蘊藏著新生的因素,因此事物發展就是「變」的過程,新事物的產生就是「化」的過程。《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此所言極即事物發展到極點,而變為另一樣事物,唯物辯證論謂「演變」相應。所謂「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的「極」,「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的「重」以及「寒甚則熱,熱甚則寒」都是事物轉化的條件。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有對立與制衡、動靜與消長、升降出入、互根互用、物極則反等,這些理論具有辯證法思想,基本反映事物動態平衡和發展盛衰的哲理過程,也是中醫的思想方法論,我們應該深刻研究。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