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醫–董建華

董建華    董建華,上海市青浦縣人,生於1918年,卒於2001年。幼讀私塾,16歲時從學於上海名醫嚴二陵。1941~1955年間,邊實踐邊學習,參加了秦伯未舉辦的中醫函授學校。1957年,調入北京中醫學院任教。曾任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全國人大第六、七屆常委等。


生平著作

董建華,上海市青浦縣人,生於1918年,卒於2001年。幼讀私塾,16歲時從學於上海名醫嚴二陵。七年後,回鄉開業。1941~1955年間,邊實踐邊學習,參加了秦伯未舉辦的中醫函授學校。1955年,到江蘇省中醫師資進修學校深造1年。1957年,調入北京中醫學院任教。曾任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科委中醫專業組成員,衛生部科委委員,北京中醫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醫協和醫科大學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全國人大第六、七屆常委等。著有《董建華醫案選》、《溫熱病論治》、《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急症醫案輯要》、《中國現代名醫醫案精華》等。


學術思想

董建華注重辨證論治,調和氣血。他對現代醫學診斷明確的疾病,既不主張專病專藥,也不停留在西醫診斷、中醫辨證分型的框架內,而是運用嫻熟的中醫理論,實行辨證論治。比如,胃脘痛歷來多從脾胃虛寒論治,但時下胃病患者不少是由恣食厚味、過度飲酒而至舌苔黃膩、胃黏膜紅腫糜爛等表現,顯屬胃熱使然。因此,他適時地提出了胃熱學說,主張清熱或溫清並用。再如,糖尿病(消渴)病本陰虧燥熱,而水谷精微轉輸失常,氣陰兩傷更為普遍。他在治療上主張氣陰雙補,藥用黃芪、生地、玄參、天花粉、麥冬等合用,再審其有無兼症,或化瘀,或清火,或滋腎,或助陽,更切中病機,療效顯著。

他對痛證的辨治亦體現出他的辨證思想,如治胃痛,以理氣化瘀、和胃通降為主;治脅痛,以疏肝理氣、祛瘀通絡為主;治痛經,以理氣和血、調和沖任為主等。董建華在論治胃痛的過程中善用氣血辨證,並以理氣化瘀、和胃通降為基本治則。再如,他把溫病分成表證期、表裡證期和裡證期,以示溫病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用二十一個證型,來指導溫病的治療和辨證。此外,他認為氣機理論是中醫獨具特色的理論之一。古謂百病皆生於氣,概指氣病之廣。他調暢氣機的特點有三:一是諳熟臟腑氣機特點。如肺之宣發肅降,用藥宜輕;肝之升發疏洩,務使條達。二是注重調肝。在生理條件下,氣機升降,脾胃為樞;在病理條件下,氣機怫郁,肝氣為首。如肝郁化火犯肺、擾心,肝郁膽失疏洩,肝氣橫逆犯胃,脾虛肝木乘之,肝郁膀胱氣化不利等,均宜疏肝氣,調氣機。三是調氣不忘和血。氣之與血,如影隨形,氣有所阻,血有所郁。故爾,調氣不忘和血是董建華的學術思想之一。


臨床經驗

董建華治病非常注重調氣和血。如以治胃病為例,他認為調氣以和血,主要用於氣滯型胃痛證的治療,通過調氣(包括理氣、行氣等)達到和血的目的。藥用香蘇飲(香附、蘇梗、桔皮)治療胃痛,藥少量輕,不燥不膩,不寒不熱,既能理氣導滯,又能疏肝解郁。以此方為基礎,適當加入通降之品,如枳殼、大腹皮、香櫞皮、佛手等,即成加味香蘇飲,作為治療氣滯型胃痛的主方,具有行氣和胃、通降舒肝、理氣止痛的作用,效果很好。氣行血亦行,胃氣運行正常,血行自然也就暢通無阻了。調血以和氣,主要用於血瘀型胃痛的治療。氣滯日久,必然會導致血瘀,表現為胃脘又痛又脹而以痛為主。通過調血行氣,達到活血止痛、行氣寬脹的作用。藥用其自己配製的經驗方金延香附湯(金鈴子、延胡索、香附、陳皮、枳殼、大腹皮),對於又痛又脹、以痛為主的血瘀輕型胃痛療效較好。


後世影響

董建華一生致力於中醫臨床及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碩士、博士研究生,西醫學習中醫人才以及外國留學生、進修生等,為中醫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