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根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Ma Huanɡ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中麻黃的根和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 Ephedra sinica Stapf 2.Ephedra equisetina Bge.3.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C.A . Mey.

采收和儲藏:立秋後採挖,去盡鬚根及莖苗,曬千。

【原形態】

1. 草本狀灌木,高20-40cm。木質莖匍匐臥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綠色,長圓柱形,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明顯,節間長2.5-5.5cm,逕1.5-2mm。鱗葉膜質鞘狀,長3-4mm,下部約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鱗球花序,通常雌雄異株;雄球花多成復穗狀,常具總梗;雌球花單生,有梗,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包子苞片內,不露出,黑紅色或灰褐色,三角狀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長4.5-6mm,直徑約4mm,表面有細皺紋。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2.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質莖粗長,直立,基徑1-1.5cm;小枝細圓柱形,對生或輪生的分枝較多,節間較短,通常長1.5-2.5cm,直徑1-1.5mm,縱槽紋細淺不明顯,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鈍三角形,長1.5-2mm。雄球花單生或3-4個集生於節上,無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單生,常在節上成對,無柄。雌球花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卵多或卵圓形。種子通常1,窄長卵形,長5-7mm,直徑2-3mm,多有明顯的縱紋。花期6-7月;種子成熟期8-9月。

3.灌木,高20-100cm。木質莖直立或匍匐斜上,較粗壯,基部多分枝,圓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綠色,有對生或輪生的分枝,節間長3-6cm,直徑1-3mm,有細淺縱槽紋。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鈍,裂片鈍三角形或窄三角狀披針形。雄球花通常無梗,數個密集於節上呈團狀,稀2-3個對生或輪生於節上;雌球花2-3,成簇,對生或輪生於節上,無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卵形或卵圓形,有長約1mm的短柄。種子包於肉質紅色苞片內,不外露,種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5-6mm,直徑約3mm。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干山坡、平原、乾燥荒地、河床、乾草原、河灘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叢生。

2.生於乾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頂或草地。

3.生於海拔數百米至2000m的乾旱荒漠、沙漠、戈壁、乾旱山坡或草地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蘇南部、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別山區、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貴州松桃等地的滌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帶有野生大樹。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多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cm,直徑0.5-1.5cm。表面均呈紅棕色或灰綜色,有縱皺及支根痕,外皮業糙,易成片狀剝落;上端較粗,偶有膨大的根頭,下部較細,常扭曲。根莖粗細均勻,具突起的節,節間長0.7-2cm。體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排列,根莖中部有髓。無臭,味微苦。以質硬、外皮色紅棕色、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及根芭橫切面:根的最外面有落皮層,基間散有纖維群及石細胞;木栓層為10餘列細胞。皮層狹窄,有纖維和纖維束散在。木質部發達,所輪明顯,由導管、管胞及木纖維組成,射線寬廣,無髓。根莖射線較窄,髓部明顯,散有纖維,薄壁細胞有紋孔。皮層及射線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粉末特徵:棕紅色或棕黃色。木栓細胞長方形,棕色,含草酸鈣砂晶。纖維多單個散在,直徑20-25μm,壁厚,木化,斜紋孔明顯。螺紋、網紋導管直徑30-50μm,導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數圓形穿孔。有時可見石細胞,呈長圓形、類纖維狀或有分枝,直徑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或類圓形,壁稍厚,具紋孔。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理化鑒別 取本品縱剖面置紫外光下觀察,皮部顯藍白色螢光,木部顯黃色螢光,有的中心顯金黃色螢光。

【化學成份】含麻黃鹼(ephedradine)A、B、C、D,阿魏酰組胺(feruloylhistamine),麻黃根素(ephedrannin)A,麻黃雙酮(mahuannin)A、B、C、D升血壓作用的酪氨酸甜菜鹼(maokonice)。

【藥理作用】麻黃根甲醇提取物2g/kg(相當於生藥)能使大鼠血壓明顯下降,但首先分離的麻根素對大鼠卻顯示弱的升壓作用,進一步分離獲得了多種降壓成分,麻黃根鹼A、B、C、D3mg/kg對大鼠有降壓和減低心率作用,其中麻黃根鹼B的作用最強,0.1-3mg/kg 對大鼠和自發性高血壓大鼠減低血壓和心率的作用與劑量相關。麻黃根鹼A和B對狗有相似的降壓和減低心率活性,B微弱地加強去甲腎上腺素和明顯地減少二甲基苯基哌嗶秦的加壓作用,其降壓活性被阿托品和苯海拉明所抑制,B還能抑制豚鼠由電刺激節前神經和乙酰膽鹼用於神經節所誘導的輸精管收縮,但對血管緊張素Ⅱ引起的血壓升高沒有影響,據此推測B的降壓活性不經由血管緊張素受體的阻斷,而主要由神經節的傳導阻滯所致。阿魏酰組胺鹽酸鹽5mg/kg可使大鼠產生有意義的降壓。幾種雙黃酮麻黃酚和麻黃寧A、B、C、D都具有降壓作用,麻黃酚10mg/kg可使大鼠明顯降壓,其作用相似於麻黃根鹼。

【炮製】揀去雜質,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

【性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止汗。主治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撲。

【注意】有表邪者忌服。

【附方】1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松驚惕,短氣煩倦:黃蔑(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局方》牡蠣散)2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麵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上為度。(《談野翁試驗方》)3治產後虛汗不止:一、當歸一兩(銼,微炒),麻黃恨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麻黃恨散)二、牡蝸粉三分,麻黃根二兩。搗細羅力散,用撲身上(《聖惠方》麻黃根散)4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千金方》麻黃根粉)

【各家論述】

1.《綱目》:麻黃發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止汗,效如影響。自汗有風濕、傷風、風溫、氣虛、血虛、脾虛、陰虛、胃熱、痰飲、中暑、亡陽、柔痙諸症,皆可隨證加而用之。當歸六黃湯加麻黃根洽盜汗尤捷,蓋其性能行週身肌表,故能引諸藥外至衛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撲之之法,而不知服餌之功尤良也。

2.《本草經讀》:麻黃根節,古雲止汗,是引止汗之藥,以達於表而速效,非麻黃根節自能止汗,舊解多誤。

3.《本草正義》:麻黃發汗,而其根專於止汗,昔人每謂為物理之奇異。不知麻黃輕揚,故表而發汗,其根則深人士中,自不能同其升發之性。況苗則輕揚,根則重墜,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則輕揚走表之性猶在,所以能從表分而收其散越、斂其輕浮,以還歸於裡。是固根收束之本性,則不特不能發汗,而並能使外發之汗斂而不出,此則麻黃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輒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麥、棗仁之類,皆取其堅凝定靜之意,以收散失之氣,其旨皆同,夫豈麻黃與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顧乃背道相馳那防風發汗,其根止汗,亦是此義。

4. 陶弘景:止汗,夏月雜粉用之。

5.《滇南本草》:止汗,實表氣,固虛,消肺氣、梅核氣。

6.《四川中藥志》:斂汗固表。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