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子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紫背天葵草,形似蒲公莢,綠葉紫背。若服之汗出不止,不知人事,速用甘草解之。

【拼音名】Tiān Kui Zǐ

【英文名】root of Nakedcaule Groundsel

【別名】紫背天葵草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采收和儲藏:移栽後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採挖,較小的塊根留作種用,較大的去盡殘葉,曬乾,加以揉搓,去掉鬚根,抖淨泥土。

【原形態】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塊根長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莖直立,1-3條,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葉為三出復葉;葉柄長3-12cm,基部擴大呈鞘狀;葉片輪廓卵圓形或腎形,長1.2-3cm;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cm,寬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圓齒狀缺刻裂,兩面無毛,下面常帶紫色;莖生葉較小,互生,葉柄較短。單歧或二岐聚傘花序,花梗長1-2.5cm,被白色細柔毛;苞片、小苞片狀,3裂或不裂;花兩性,小,直徑4-6;萼片5,花瓣狀,狹橢圓形,長4-6mm,寬1.2-2.5mm,白色,常帶淡紫色,先端圓鈍;花瓣5,匙形,長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狀;雄蕊8-14,花絲下部變寬,花藥寬橢圓形,黃色;退化雄蕊2,線狀披針形,位於雄蕊內側,白色膜質,與花絲近等長;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捲,無毛。蓇葖果3-4,長6-7mm,寬2mm,表面具橫向脈紋,先端有小細喙。種子多數,卵狀橢圓形,長約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下、草叢、溝邊路旁或山谷地較陰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性狀】

性狀鑒別,埠根呈不規則短柱狀、紡錘狀或塊狀,略彎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長1-3cm,直徑0.5-1cm。表同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皺紋及鬚根或鬚根痕;頂端常有莖葉殘基,外被數層黃褐色鞘狀鱗片;中部通常較膨大。質較軟,易折斷,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略顯放射狀紋理。氣微,吵甘、微苦辛。

以個大,斷面皮部色白者為佳。

顯微臨別,塊根橫切面:木栓層為多列細胞,含棕色物。皮層較窄。韌皮部較寬廣,射線寬,篩管群明顯。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寬至20餘列細胞,導管束呈放射狀排列,導管直徑約至40μm,中央部位導管稀疏散在。有的中央為薄壁細胞。

【鑒別】

理化鑒別(1)本品斷面置紫外光燈下(365nm)觀察,顯黃白色螢光,加酸或加鹼後螢光不明顯。

(2)取本品粉末1g,以70%乙醇10ml加熱回流30min,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鹽酸溶液(1-10)5ml使溶液,濾過。濾液分置兩支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生成橘紅色沉澱;另一管中加硅鳥酸試液1-2滴,生成黃色沉澱。

【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小毒

【歸經】肝;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主治小兒熱驚;癲癇;癰腫;疔瘡;乳癰;瘰疬;皮膚癢瘡;目赤腫痛;咽痛;蛇蟲咬傷;熱淋;砂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點眼。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2.《雲南中草藥》: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內外傷出血,刀槍傷,燙傷。

3.《貴州藥植目錄》:發汗,止咳。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