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香皮

【出處】出自《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Yīn Xiānɡ Pi

【英文名】Burmann Cinnamon Bark, Bark of Burmann Cinnamon

【別名】廣東桂皮、小桂皮、山肉桂、山玉桂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陰香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ss)Bl.[Lourus burmannii C.G.et Th.Nees;Cinnamomum chinense Bl.;C.hainanense Nakai]

采收和儲藏:夏季剝取莖皮,曬乾。

【原形態】陰香,常綠喬木,高達20m。小枝赤褐色,無毛。葉近於對生或散生,革質,卵形或長橢圓形,長6-10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麵粉綠色,兩面均無毛,具離基3出脈,脈腋內無隆起的腺體;葉柄長8-12mm。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綠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長4-5mm,兩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輪,外面2輪花藥內向,第3輪花藥外向,花藥均為卵形,4室,瓣裂,花絲短,最內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細,柱頭小。漿果核果狀,卵形,長不及1cm,直徑約5mm,基部具肥厚杯狀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疏林中有陽光處;或為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陰,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

2.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種子成熟期各地不一,海南天然林木,3-4月果熟。成熟時果皮黑色,採回後,堆漚數天,待果肉充分軟化後,用冷水浸漬,搓去果皮,用清水沖去果肉,攤開晾乾。宜采後即播或沙藏,沙藏最好不超過20d。陰香種子較大,千粒重達150g,故播種宜採用穴播或條播,發芽率為60%-70%。幼苗期間適當遮蔭,以免日灼。用於四旁綠化造林的,最好培育3-5年生的大苗栽種2.田間管理 造林後的當年春末夏初撫育1次,進行松土、培蔸、正苗、補蔸,保證幼林全苗。秋天再撫育1次,以後,每年至少撫育2次,連續撫育3-4年,直到閉郁成林。

【性狀】

1.性狀鑒別 莖皮呈槽狀或片狀,厚約3mm。外表面棕灰色,粗糙,有圓形突起的皮也和灰白色地衣斑塊,有時外皮部分刮去而現凹下的皮孔痕;內表面棕色,平滑。質堅,斷面內層呈裂片狀。氣香,味微甘、澀。

2.顯微鑒別 樹皮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最內列細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層散有油細胞、粘液細胞及石細胞群。中柱鞘部位石細胞群斷續排列成環狀。韌皮部有石細胞群,靠外側較多;韌皮纖維少數,多單個散在;韌皮射線1-3列細胞;散有油細胞及粘液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尢以射線細胞中較為密集,有的石細胞亦含小方晶。

【化學成份】樹皮含揮發油0.2%-0.4%。油中的主要成分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約占77%。此外,還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黃樟醚(safrole)等成分。

【性味】辛;微甘;性溫

【歸經】脾經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祛風散寒;解毒消腫;止血。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洩瀉;食慾不振;風寒濕痺;腰腿疼痛;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研末服,每次1.5-3g。外用:適量,研末用酒調敷;或浸酒搽。

【各家論述】

1.嶺南採藥錄》:取皮三四錢,煎水服,能健胃去風。其皮為末,用酒調敷,治惡毒大瘡,生飛蛇瘡。

2.陸川本草》:祛風濕,止瀉。治寒濕腹瀉、腹痛,痢疾,風濕骨痛。

3.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散寒,溫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脹,腹瀉。

4.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祛風消腫,收斂止瀉。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扭傷,癤腫瘡毒,創傷出血,水瀉,寒性胃腹痛,食慾不振,經閉。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