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論醫德

陳實功(1555~1636),中國明代著名外科學家,字毓仁,號若虛,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卒於明思宗崇禎五年(公元1636年)。陳實功專攻外科40餘年,行醫從不求謝,深得病人信任,他搜集唐朝以來的外科文獻,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寫成《外科正宗》四卷。

《外科正宗》不僅在外科學、皮膚科學及腫瘤學方面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本書提出的醫德守則《五戒十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獻。1978年,美國把這個文獻列為世界古典醫德文獻之一,與希波克拉底誓詞和邁蒙尼等斯日禱詞並列。

《外科正宗》中所論醫德,在世界觀方面,提倡宿命論兼因果報應論,倡導醫者應多行善事,不能違背天道,否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五戒十要》指出:「人之受命於天,不可負天之命。凡欲進取,當知彼心順否,體認天道順逆,凡順取,人緣相慶,逆取,子孫不吉。為人何不輕利遠害,以防還報之業也。」在人生觀方面是反對貪慾和過於奢華。「五戒」的三條都貫穿這一精神。1.「不可行樂登山,攜酒遊玩。」2.不貪財,不得用製藥騙人珍珠、琥珀、金銀等。3.不獵色,不得借看病之機會調戲婦女、孀婦、尼姑、妓女。「十要」中有兩要對浪費和厚禮作了具體規範,提出了鮮明的反對意見。「饋送往來之禮,不可求其好勝。凡飧只可一魚一菜,一則省費,二則惜祿」(六要)。「不可收買玩器及不緊物件,浪費錢財。又不可做銀會酒會,有妨生意」(八要)。

對貧窮要施診贈藥,這本來就是中國傳統醫德的人道主義精神。陳實功比別人更進一步的是:「再遇貧難者,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不但要贈藥,還要酌量幫助解決生活困難。他認為救命比治病更重要「不然有藥而無伙食者,命亦難保也。」

《外科正宗》中的醫德觀,主要由《五戒十要》來體現。它雖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是它的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至今,它的精髓還值得我們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學習和借鑒。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