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紋枯病

症狀特點 茭白紋枯病主要發生於田間,侵害植株葉鞘及葉片。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橢圓形小斑,後擴大並相互連合成雲紋狀或虎斑狀大斑,病斑邊緣深褐色,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明晰,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白色。病斑由下而上擴展,延及葉片,使葉片出現雲紋狀斑。發病嚴重時,葉鞘葉片提早枯死,茭白肉質莖亦受危害,致茭肉乾癟,失去食用價值。本病患部病徵前期表現為蛛絲狀物(病菌菌絲體),後期表現為蘿蔔籽粒狀的核狀物(由菌絲體糾結而成的菌核)。幼嫩菌核呈白色至乳白色絨球狀,老熟菌核茶褐色。表面粗糙,仔細觀視其呈海綿狀孔,或似蜂窩狀,易脫落。

病原及發病特點 茭白紋枯病病原為真菌。其無性世代歸半知菌亞門的絲核菌屬[Rhizoc-tonia solani K黨n];有性世代歸擔子菌亞門的亡革菌屬[Thanatephora sasakii(Shir.)Ju=Pelliculariasasakii(Shir.)Ito]。田間病菌常見無性世代,有性世代在高濕條件下偶有產生,不常見,即使產生,其在病害週年循環中所起的作用也不重要。病菌主要以菌核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或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或田間雜草及其他寄主作物上越冬。菌核會隨灌溉水傳播,飄浮於水面,隨風向集結於下風向的田邊或田角。當菌核飄浮並附著於茭白植株上時,在適宜溫濕度條件下,萌發菌絲,從近水面的葉鞘處侵入致病。發病後,病部上形成的蛛絲狀菌絲體又可通過攀援接觸擴大侵染危害。菌核的存活力很強,遺落在土中表層甚至深層的菌核至少可存活1~2年。病菌具有多征性,其寄主範圍很廣,除禾本科作物和雜草外,自然感染發病的寄主不下l0餘科數十種之多。病菌發育和菌核的形成均喜高溫高濕(適溫為28~32℃、相對濕度為96%以上)。病害的發生和危害受菌核基數、氣象條件、田間生態、植株營養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遺落在土中的菌核(菌核殘留量)數量的多少與田間初期發病輕重有密切關係。上季或上年菌核殘留量多,初期植株發病率也較高,而此後田間病情的發展,則受田間生態及植株營養狀況等因素影響較大。高溫高濕的年份和季節病害發展快;田間長期深灌、疏於露曬田,或過分密植、株間通透性不良,或偏施過施氮肥、植株體內游離氨態氮含量過高,皆有利於病害的發展,病情加重。茭白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尚缺調查。

防治方法 防治本病應採取植前盡量清除田間殘留菌核以減少菌源,植時和植後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發病期及時施藥保護、控病的綜合防治措施。具體應抓好下述環節:

1、植前盡量清除菌源。紋枯病重病地區和重病田,在翻耕耙平後,利用混在「浪渣」內的菌核隨風吹集至下風向的田邊和田角的特點,用布網或密簸箕等工具打撈、收集「浪渣」帶出田外燒燬或深埋,可減少菌源,減輕植株前期發病。此項工作如能堅持做好,收效明顯。

2、合理密植,結合管理盡量清除植株基部鞘葉,改善株叢間通透性,有助於減輕發病。

3、管理好肥水,創造一個適於茭白植株生長,不利病害蔓延的田間生態環境,以控制本病的水平擴展和垂直擴展,減輕危害。在用肥上,採取前促(分櫱)、中控(無效分櫱)、後補(催茭肥促孕茭)的施肥策略,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適時適量追肥,促植株早生快發,壯而不過旺,穩生穩長,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在水漿管理上,宜根據茭白不同生長期對灌水深度的不同要求,採取前淺(萌芽期及分櫱期)、中曬(控無效分櫱)、後淺或濕潤(促孕茭)的策略,以水調溫,以水調肥。颱風暴雨季節要注意排水,每次追肥前應適當放淺田水,施後待肥料被土壤吸收後再適度灌田水,孕茭期幹幹濕濕,保持根系活力,葉片轉色正常。

4、及時噴藥預防控病。分櫱盛期前後通過噴藥控制病害水平擴展。植株生長中後期通過噴藥控制病害垂直擴展,使植株保持足夠的功能葉,以利孕茭,提高茭筍產量。用藥可選噴5%田安水劑400~500倍液(前期),或28%多菌靈井岡黴素懸浮液500~700倍液,或l6%塞秦酮井岡黴素懸浮劑800~l 000倍液,或22%雙井水劑300~400倍液,或2萬單位井岡黴素300倍液,或20%三環唑井岡黴素600~800倍液,2~3次,交替施用,噴勻噴足。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