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簡介 中藥基礎

甘松簡介

甘松,健胃止痛之良藥。治療胃虛作痛,症見饑則痛發,得食痛緩,痛時喜按,泛酸,脈右濡左弦,余常用《嚴氏新定方》中的抑木建中湯。方用:甘松、黨參、白朮、白芍、陳皮各6克...
閱讀全文
  
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利濕消腫;解毒。主風濕痺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或...
閱讀全文
  
合血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合血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疏風宣肺;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芳香,性平。有疏風行氣,通經活血,消...
閱讀全文

理氣藥之柿蒂 中藥基礎

理氣藥之柿蒂

柿蒂味苦澀,性平,屬理氣藥。能降逆氣、止呃逆。治嘔噦時,常配半夏,竹茹、生薑,藿香、刀豆子、代赭石等同用。治呃逆時,常配丁香、沉香,旋復花等同用。對虛證呃逆(重病,...
閱讀全文

婦科良藥艾葉 中藥基礎

婦科良藥艾葉

艾葉又名艾蒿、灸草、醫草、香艾、蘄艾,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主產於湖北、山東、安徽、河北等地,春末夏初花未開時採摘。生用、搗絨或制炭用。現代藥學研究表明:艾葉油有明...
閱讀全文

「五指山參」栽培技術 中藥種貯

「五指山參」栽培技術

五指山參(箭葉秋葵),別名紅花馬寧。原產於海南島五指山一帶,植株高0.3-1米。五指山參藥性平和,長期服用無副作用,可提神醒腦,滋養強身。主治神經衰弱、頭暈、腰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