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紫彈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利小便。主治小兒腦積水及小兒頭顱軟骨,腰骨酸痛,乳腺炎。外用治瘡毒,潰爛。 【用法用量】1~2兩。外用適量鮮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每天換...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蘡薁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祛濕,利小便,解毒。治淋病,痢疾,痺痛,扃症,噦逆,瘰疬,乳癰,濕疹,臁瘡。 1《唐本草》:治噦逆大善,傷寒後嘔噦更...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文殊蘭栽培技術 生物習性 性喜溫暖、濕潤,略耐陰。耐鹽鹼。不耐寒,冬季需在不低於5℃的室內越冬。 文殊蘭生長適溫15~20℃。不耐烈日曝曬,而稍耐陰。夏季需置蔭棚下,生長期需大肥大...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馬刀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1《綱目》:同蚌。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熱、止渴,解酒毒。治婦人勞損下血。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 【摘錄】《*辭典》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伏牛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舒筋止痛。治風濕痺痛,頭痛,四肢拘攣。 1《開寶本草》:療久風濕痺,四肢拘攣,骨肉疼痛。作湯主風眩、頭痛,五痔下血。 2《本草蒙筌》:主大風遍身...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羅漢果細菌性葉斑病與炭疽病的防治 一、病症 1、細菌性葉斑病 主要為害嫩葉、葉片感病時初生黃色水漬狀小斑,後擴展為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黃色至黃褐色、半透明、病部四周有黃色暈圈、菌膿不明顯。我縣羅漢果產...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馬蹄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祛瘀止血;鎮痛安神。主痄腮;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跌打腫痛;外傷出血;崩漏;乳癰;風濕痺痛;產後腹痛;心煩失眠。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毛千屈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全草:用於痢疾、血崩、高熱。 根狀莖:外用治宮頸炎、燒燙傷。 【用法用量】5錢~1兩,水煎服。根狀莖適量,水煎外洗。 【摘錄】《全...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豌豆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止血;安神。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月經不調;痛經;失眠。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3月16日 閱讀 1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