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肉蓯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 肉蓯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能。近年 來由於藥源緊缺,市場上時有混淆品出現。這些...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雲實蛀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透疹,消疳。主勞傷,疹毒內陷,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6g;或製成食品。 各家論述 1.《湖南藥物誌》:治麻毒內陷。 2.《溫嶺縣藥物資源...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鹿茸的的功效與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鹿茸能增強副交感神經末梢的緊張性,促進恢復神經系統和改善神經、肌肉系統之功能,同時對交感神經亦有興奮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大劑量的鹿...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五葉壁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通絡;解毒消腫。主風濕痺痛;腰肌勞損;四肢麻木;跌打瘀腫;骨折;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倍量;或浸酒。...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種植技術 黃芪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至1.5米,藥用根莖,其主根圓柱形,黃褐色,梢木質化。黃芪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水退腫的功能,在中藥處方中佔有很大比例,且年出...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杏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主杏仁中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1.《本草蒙筌》:主墮胎。 2.《本草綱目》:治食杏仁多,致迷亂將死,杏樹根切...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南嶺黃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跌打瘀痛,外傷疼痛,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半邊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主風濕痺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於疔瘡腫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蟾蜍人工養殖越冬技術 隨著上海、廣州等地對蟾蜍肉食用量的增加,特別是近幾年又開發出蟾衣、蟾酥這味中藥材的一些新用途後,市場對蟾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為滿足社會需求,保護野生蟾蜍資源,我國一... 2016年08月17日 閱讀 1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