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光葉巴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通經活血;截瘧。主外傷腫痛;骨折;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1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打米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表;行氣;活血;解毒。主感冒風寒;食滯腹脹;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扁稈藨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瘀通經;行氣消積。主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症瘕積聚;胸腹脅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紫背金盤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主肺熱咳嗽;咳血;咽喉腫痛;乳癰;腸癰;瘡癤出血;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益母草膏的功效與作用 益母草膏的功效: 益母草苦洩辛散,主入血分,善於活血祛瘀調經,為婦科經產要藥,又因其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臨床廣泛應用。現將其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介紹如下。 益母草膏的作...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荊芥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痛。主吐血;崩漏;牙痛;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3-5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水煎洗或漱口。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