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 1.皂甙的一般特性:含皂甙的植物頗多,至少有50個不同科的400種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張力。其溶液(1:10000)振搖時,則溶液中每個氣泡的表面皆可... 2017年07月19日 閱讀 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土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嘔。治胃炎,胃潰瘍嘔吐,咳嗽痰多,孕期嘔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2017年07月19日 閱讀 1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兩頭尖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消癰腫。用於風寒濕痺,四肢拘攣,骨節疼痛,癰腫潰爛。 【用法用量】1.5~3g。外用適量。 【摘錄】《中國藥典》 2017年07月19日 閱讀 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卷絲苦苣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濕熱;解熱毒。主濕熱洩瀉;折帶過多;烏頭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臨床應用 解野菜、肉類及烏頭中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百日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痢疾;淋證;乳癰;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知審理,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牡蒿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補虛;殺蟲栽瘧。主產後傷風感冒;風濕痺痛;勞傷乏力;虛腫;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1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蟬翼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清熱利尿。治急性腸胃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研粉,0.5~1錢。外用:浸酒搽或研粉酒調塗。 注意 孕婦忌服。...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1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酒泡洋蔥的功效與作用 紅酒泡洋蔥的功效: 對膝蓋疼痛、白內障、老人癡呆的效果相當驚人,日本非常流行。紅葡萄酒泡洋蔥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良方,經我實踐證明,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病,比如對膝蓋疼痛、...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密蒙花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 味甘,性微寒。 歸肝,膽經。 功 效 清熱養肝,明目退翳。 主 治 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楠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吐瀉轉筋。水腫。 1《別錄》:主霍亂吐下不止。 2《日華子本草》:煎湯洗轉筋及足腫。枝葉同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兩。外用:燒存性研末撒... 2017年07月18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