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川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用於感受風寒,胃腹冷痛,痛經,風濕關節疼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心葉莢蒾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利氣。主風濕痺痛;跌打損傷;腰脅氣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0g;或浸酒。 【各家論述】《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治風濕麻木,筋...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降龍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暑利濕解毒。主外感暑濕;癰腫瘡癤;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貴州民間藥物》:忌酸冷食物。 【摘錄...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殺蟲止癢蛇床子 蛇床子味辛苦,性溫,外用有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對於陰道滴蟲引起的白帶多(滴蟲性陰道炎),可用本品煎湯沖洗,或製成陰道栓劑、軟膏使用,有燥濕、殺蟲、止癢效果。本品...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番石榴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止痛;止瀉。主腹痛;瀉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 臨床應用 《嶺南採藥錄》:樹皮鍛灰,以臭草自然汁調塗,治濕毒疥瘡。根皮,以白醋煎而含之,止牙痛...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白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苦辛乎,入肝經。平肝解郁,祛風明目。用於肝陽眩暈頭痛,肝郁脅痛,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症。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希薟草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用於風濕痺痛、筋骨無力 、腰膝酸軟、四肢麻痺、半身不遂、風疹濕瘡。 2016年11月23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鴉椿衛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祛風除濕;消腫解毒。主跌打瘀腫;腰痛;症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痛經;風濕痺痛;痔瘡;漆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 2016年11月23日 閱讀 1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麥麩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消腫。主跌打傷腫;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11月23日 閱讀 1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沙漏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通乳。治瘡癰腫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結結核,痔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 附方 1治癰癤初起,紅腫熱痛:砂藍刺頭、連翹... 2016年11月23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