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狼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五臟;厚腸胃;填精髓;御風寒。主虛勞;冷積腹痛;風濕痺痛;竣瘓。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飲膳正要》:主補益五臟,厚腸胃,... 2016年11月14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黑豆的功效與作用 黑豆的功效與作用 常食黑豆,對病後體弱者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黑豆入腎經,具有滋腎補腎、補血明目之功能。經常食用黑豆,對腎虛體弱、腰痛膝軟、身面浮腫、風濕痺病、關節不... 2016年11月14日 閱讀 2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豬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寧心益腎。主心悸;耳鳴;腰痛。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糖水送服,30-6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干檀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安胎,止血,接骨。主治咳嗽,胃痛,胎動不安,外傷出血,骨折,疥,癤,癰。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外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山牡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氣生血;散瘀止血;主血虛頭昏;骨折;內傷出血。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全株:駁骨,止血,生肌,收斂,清心,潤肺,止咳。治內傷。2.《雲南中草藥...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1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中藥配伍變化及用量大小 中藥配伍變化及用量大小在中醫治病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藥的配伍變化很多,藥方中藥物配伍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藥物的用量對療效也有很大關係,下面就中藥配伍變化和...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竹葉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表,祛風,勝濕。治感冒,風寒濕痺,癰腫瘡瘍,破傷風。 1《滇南本草》:瀉肺氣(一作瀉脾),治風,通行十二經絡。(療)一切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癰腫等症...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蘭花石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補虛止血。主風濕痺痛;癱瘓;破傷風;虛癆咳血;病後體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 【注意】《雲南中草藥》:忌酸冷、豆類...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抗癌中藥喜樹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苦、澀,性寒,有毒。抗癌,散結,清熱殺蟲。 臨床應用 適用於多種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直腸癌、肝癌、膀胱癌、卵巢腺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性...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節節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涼血散瘀;清熱解毒;除濕通淋。主咳血;吐血;便血;濕熱黃疸;痢疾;洩瀉;牙齦腫痛;咽喉腫痛;腸癰;乳癰;癢腮;癰疽腫毒;濕疹;淋症;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2016年11月13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