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心得 枇杷葉治慢性咽炎 枇杷葉為薔薇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枇杷的葉,主產於長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其味苦,性平。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效。臨床用以治療梅核氣(屬於現代醫學中的神經官能症和慢性咽炎)... 2018年06月27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J 金背枇杷葉 【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Jīn Bei Pi Pa Ye 【別名】光背杜鵑、野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氣管炎藥用植物資料》)。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隴蜀杜鵑... 2018年04月29日 閱讀 1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水枇杷葉 【出處】《廣西中草原》 【拼音名】Shuǐ Pi Pa Ye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水東哥的葉。秋、冬采收。曬乾研粉或水煎濃縮成膏備用。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水枇杷... 2018年01月14日 閱讀 1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葉的功效: 清肺和胃,降氣化痰。 治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 1《別錄》:主卒宛不止,下氣。 2《食療本草》: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 2017年05月06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枇杷葉新用途 枇杷葉性味苦寒,入肺、胃經。其葉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橙花叔醇、金合歡醇,屬止咳平喘類藥物,具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本草綱目》說:「枇杷葉,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P 枇杷葉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1.《雷公炮炙論》:凡使(枇杷葉),採得後,稱濕者一葉重一兩,干者三葉重一兩是氣足,堪用。 2.陶弘景:枇杷葉不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 2017年02月08日 閱讀 1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枇杷葉的鑒別方法 枇杷葉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中品。因其葉似琵琶,故名。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能。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等症。 來源 為薔... 2017年02月06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P 枇杷葉 概述: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乾燥葉。全年均可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曬乾。 別名... 2016年12月15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P 枇杷葉 【拼音名】Pi Pa Ye 【英文名】FOLIUM ERIOBOTRYAE 【別名】盧橘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 2016年10月11日 閱讀 1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枇杷葉 【出處】《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Shān Pi Pa Ye 【來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葉片。 【性味】性平,味澀,無毒。 【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風熱鼻塞、咳嗽...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1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