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J 莢蒾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Jia Mi 【別名】檕迷、挈檀(陸璣《詩疏》),羿先(《唐本草》),孩兒拳頭(《救荒本草》)。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莢蒾的莖、葉。春... 2017年03月25日 閱讀 1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Q 球核莢蒾 【別名】六股筋、興山繡球、水馬蹄、雞殼精、淮角筋 【來源】忍冬科球核莢蒾Viburnum propinquum Hemsl.,以葉入藥。 【生境分佈】陝西、甘肅、浙... 2017年03月12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心葉莢蒾根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Xīn Ye Jia Mi Gēn 【英文名】Root of Heartleaf Viburnum 【來源】 藥材基... 2016年12月05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心葉莢蒾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利氣。主風濕痺痛;跌打損傷;腰脅氣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0g;或浸酒。 【各家論述】《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治風濕麻木,筋... 2016年11月24日 閱讀 1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Y 宜昌莢蒾 【拼音名】Yi Chānɡ Jia Mi 【別名】糯米條子 【來源】忍冬科宜昌莢蒾Viburnum ichangense (Hemsl.) Rehd.,以葉、根入藥... 2016年10月22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J 莢蒾子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Jia Mi Zǐ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莢蒾的果實。 【性味】《唐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治破血,止痢消腫,除蠱疰... 2016年10月01日 閱讀 2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雲南莢蒾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主風濕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Y 宜昌莢蒾葉 【拼音名】Yi Chānɡ Jia Mi Ye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宜昌莢蒾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 ... 2016年05月04日 閱讀 2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J 莢蒾 【出處】 出自《唐本草》。 1.《唐本草》:莢蒾,葉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樹。其子如溲疏,兩兩為並,四四相對,而色赤,味甘。檀、榆之類也。 2.《本草拾遺》莢蒾,主六畜... 2016年04月16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N 南方莢蒾 【別名】火柴樹、火齋、滿山紅、蒼伴木 【來源】忍冬科南方莢蒾Viburnum fordiae Hance,以根、莖入藥。 【生境分佈】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 2016年04月15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