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峨眉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濕和中;除穢止嘔。主濕滯痞滿;霍亂嘔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四川中草藥》:民間用於藿亂嘔吐,又有除風去臭的功效。 摘錄 《中... 2016年05月01日 閱讀 1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芩白朮湯 黃芩白朮湯--《萬氏女科》卷二 【處方】黃芩5錢,白朮5錢,蘇葉2錢5分。 【功能主治】妊娠中濕,或因早行感霧露之氣,或冒雨,或久居下濕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證... 2016年04月23日 閱讀 2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黃連與黃芩之異同 黃連與黃芩皆味苦,性寒,色黃,同歸於膽、胃、大腸經,皆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治腸辟、下痢等濕熱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為臨床上所常用。然而,二藥無論從藥性及其治療... 2016年04月13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芩蘆根湯 黃芩蘆根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處方】黃芩1兩(去黑心),蘆根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半兩。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吐... 2016年03月16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芩飲子 黃芩飲子--《聖惠》卷十一 【處方】黃芩1兩,赤芍葯2兩,羚羊角屑2兩,黃柏2兩,大青1兩,苦竹葉2兩。 【製法】上細銼,和勻。 【功能主治】傷寒,心肺煩熱,口瘡爛... 2016年03月12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芩調元湯 黃芩調元湯--《片玉痘疹》卷十二 【處方】黃芩、人參、麥門冬、炙甘草、當歸。 【功能主治】元氣素虛,痘收靨,熱一向不已,脈遲形怯,熱而喜睡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6年03月07日 閱讀 1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芩橘皮湯 黃芩橘皮湯--《麻疹備要方論》 【處方】黃芩、陳皮、干葛、杏仁、枳實、麻黃、厚樸、甘草。 【功能主治】麻出夾斑,為蘊毒發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麻疹... 2016年03月03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Z 竹葉黃芩湯 竹葉黃芩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處方】竹葉(切)30克,黃芩6克,茯苓9克,甘草、麥門冬、大黃各6克,生地黃(切)15克,生薑18克,芍葯12克。 【製法】... 2016年02月26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S 升麻黃芩湯 升麻黃芩湯--《類證活人書》卷二十 【處方】升麻 、葛根、黃芩、芍葯各9克,甘草4.5克(炙)。 【製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疼,發熱惡寒... 2016年02月20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