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H 黑果小檗 【出處】《新疆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Hēi Guǒ Xiǎo Bo 【別名】刺黃柏、則熱克(維名)。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莖皮。春、秋采收。 ... 2019年03月09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小檗栽培技術 播種時間 北京平原地區在春季土壤解凍後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 土壤準備 在播種前深翻土壤30厘米,清除雜草、樹根及其他雜物,然後進行作壟或作床及土壤消毒等工作。... 2017年09月15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小檗 【出處】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雲皮黃,恐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樹,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樹枝葉與石榴無別,但花異,子... 2016年12月06日 閱讀 2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小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洩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痺;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滴眼;或洗患處。... 2016年11月18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小檗 【拼音名】Xiǎo Bo 【別名】三顆針、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黃連、刺黃柏 【來源】為小檗科小檗屬植物豪豬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 2016年10月06日 閱讀 1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安徽小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主治黃疸,目疾,熱痢下血,淋濁帶下,瘡瘍熱毒,毒蛇咬傷,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6年05月27日 閱讀 2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黑果小檗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Hēi Guǒ Xiǎo Bo 【英文名】Ignorant Barberry 【別名】刺黃柏、小檗 【來源】 藥材基源:... 2016年02月15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小檗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藥理試驗結果表明,三棵針具有提高白細胞水平的作用,另還有降壓、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臨床常用於治療痢... 2016年01月21日 閱讀 2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