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L 鈴茵陳 【出處】《中藥志》 【拼音名】Linɡ Yīn Chen 【別名】金鐘茵陳(《滇南本草》),黃花茵陳、(《植物名實圖考》),吊鐘草(《南京民間藥草》),靈茵陳(《江... 2016年11月20日 閱讀 1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F 茯苓梔子茵陳湯 茯苓梔子茵陳湯--《衛生寶鑒》卷十四 【處方】茵陳葉3克,茯苓(去皮)1.5克,梔子仁,蒼朮(去皮,炒),白朮各9克,黃芩(生)1.8克,黃連(去須),枳實(麩炒)... 2016年11月02日 閱讀 1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Y 茵陳防己湯 茵陳防己湯--朱洪文方 【處方】茯苓皮10克,茵陳12克,防己12克,苡仁3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地膚子30克,銀花12克,連翹12克,魚腥草30克,焦梔6... 2016年09月30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Y 茵陳車前飲 茵陳車前飲--《經驗方》 【處方】茵陳、車前草各100克(或車前子20克)。 【製法】將茵陳、車前草加水1000克,煮取800克。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利膽退黃,... 2016年09月29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L 苓術茵陳湯 苓術茵陳湯--《醫學集成》卷三 【處方】茯苓5錢,焦術5錢,苡仁5錢,茵陳3錢,知母1錢,前仁4錢。 【功能主治】陽疸,目珠盡黃,顏色光亮。 【用法用量】便閉,加大...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茵陳的鑒別方法 茵陳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能。用於黃疸尿少、黃疸型肝炎、濕瘡瘙癢等症。 來源 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 2016年08月14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偏方秘方 鈴茵陳治病藥方 1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遍身發黃:陰行草一至二兩。水煎,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熱閉小便不利:陰行草一兩至兩半。水煎,調冬蜜服,日服一至二次。(《福建民... 2016年08月13日 閱讀 1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鈴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祛瘀。治黃疸,小便不利,水腫腹脹,跌損瘀痛,血痢,血淋,白帶過多,月經不調,癥瘕積聚,產後停瘀腹痛。 1《滇南本草》:利小便,療胃中濕熱... 2016年07月05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茵陳的由來 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苦無良藥,無法治癒。過了一段時間,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華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裡採集了一些,... 2016年07月02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S 山茵陳湯 山茵陳湯--《馮氏錦囊》卷三 【處方】山茵陳葉、澤瀉、瓜蔞根、豬苓、生甘草、生地黃。 【功能主治】治嬰兒初生眼閉。 【用法用量】上藥水煎,其母食後服。凡服一二劑,且... 2016年06月19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