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心得 元參馬勃配伍清熱利咽療效極佳 元參味甘、苦、鹹,性寒。入肺、胃、腎經。質潤多液,色黑入腎,為瀉無根游火之聖藥,可養陰涼血,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解毒散結。主治熱毒實火,陰虛內熱,痰火鬱結所致的燥屎... 2016年12月12日 閱讀 2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硬皮馬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咽;解毒消腫;止血。主咽喉腫痛;瘡瘍腫毒;凍瘡流水;痔瘡出血;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摘錄 ... 2016年12月12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Y 銀翹馬勃散 銀翹馬勃散--《溫病條辨》卷一 【處方】連翹30克,牛蒡子18克,銀花15克,射干9克,馬勃6克。 【製法】上杵為散。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治濕溫喉阻咽痛。 【用... 2016年12月10日 閱讀 1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M 馬勃丸 馬勃丸--《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處方】馬勃半兩,白礬灰半兩,惡實(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1方無陳橘皮)。 【製法】上為末,漿水為丸,如櫻桃大。 ... 2016年10月15日 閱讀 1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馬勃簡介 馬勃有解毒利咽之功,善止咽痛。治療喉阻咽痛,余常用《溫病條辨》中的銀翹馬勃散。方用:連翹50克,牛蒡子30克,銀花25克,射干15克,馬勃10克。喉不痛,但阻甚者,... 2016年08月07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馬勃的炮製方法 【來源】 本品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 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大馬勃 Calvatia gigantea(Batsch ex pers... 2016年05月09日 閱讀 2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馬勃真假識別 馬勃又名馬屁包、灰包菌,為馬勃科植物脫皮馬勃、大頹馬勃、紫頹馬勃的乾燥子實體。每年7~9月,當子實體剛成熟時采收,拔起後,去淨泥沙,曬乾即可入藥。因馬勃在霉雨季節生...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馬勃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Mǎ Bo 【別名】馬疕、馬庀菌、灰菇、馬屁包、香末菇、烏龍菌、牛屎菇、灰包菌、藥包、人頭菌、牛屎菌、大氣菌、灰菌、雞腎菌、地煙... 2016年04月19日 閱讀 1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皮膚病偏方秘方 馬勃白芷浸液治瘡 馬勃50克,白芷50克,75%酒精500毫升,將馬勃粉末和白芷片放入瓶口較大的玻璃瓶中,蓋上瓶蓋。待藥物浸泡一周後,濾去藥渣,瓶裝封存待用。適用於各類濕瘡、癬、嬰兒... 2016年01月03日 閱讀 23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