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L 鹿藿 【拼音名】Lu Huo 【別名】老鼠眼、餓螞蝗[湖南]、痰切豆 【來源】豆科鹿藿屬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 2018年05月18日 閱讀 1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鹿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解毒。主風濕痺痛;頭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產褥熱;瘰疬;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外用:... 2018年05月03日 閱讀 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鹿藿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唐本草》:鹿藿,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長大,人取以為菜,亦微有豆氣,故為鹿豆也。 2.《綱目》:鹿豆即野綠豆,多生麥地田野... 2018年04月23日 閱讀 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鹿藿根 【出處】出自《湖南藥物誌》 【拼音名】Lu Huo Gēn 【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ing Rhynchos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 2018年02月01日 閱讀 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鹿藿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消積。主婦女痛經;瘰疬;癤腫;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1治小兒疳積:鹿藿根三錢,水煎服。(《... 2017年11月21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鹿藿根 【出處】《湖南藥物誌》 【拼音名】Lu Huo Gēn 【來源】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 【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婦女痛經,瘰疬,癤腫。 【附方】 1治小兒疳積:鹿藿根... 2016年12月14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鹿藿 【出處】《本經》 【拼音名】Lu Huo 【別名】鹿豆(《爾雅》郭璞注),荳豆、野綠豆(《綱目》),野黃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老鼠眼(《廣州植物誌》),... 2016年01月23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