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出處】《本經》

【拼音名】Di Yu

【別名】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澀地榆(《貴州民間方藥集》),馬連鞍薯(《廣西中獸醫藥植》),山紅棗根(《河北藥材》),赤地愉、紫地榆(《中藥志》),棗兒紅(《貴陽民間藥草》),巖地芨、紅地榆(《湖南藥物誌》),水橄欖根、花椒地輸、線形地榆、水檳榔、山棗參、黃根子、蕨苗參(《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種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莖。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後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曬乾。

【原形態】

地榆,又名:玉札、玉豉(《神仙服良經》),酸赭(《別錄》),豚榆系(《石藥爾雅》),野升麻、紅繡球、土兒紅、山棗仁,一枝箭、紫朵苗子、小紫草、馬猴棗、鞭棗鬍子、黃瓜香、血箭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粗壯,生多數肥厚的紡錘形成長圓柱形的根。莖直立,有稜。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根生葉較莖生葉大,具長柄,莖生葉近於無柄,有半圓形環抱狀托葉,托葉邊緣具三角狀齒;小葉5~19片,橢圓形至長卵圓形,長2~7厘米,寬0.5~3厘米,先端尖或鈍圓,基部截形、闊楔形或略似心形,邊緣具尖圓鋸齒,小葉柄短或幾無柄。花小,密集成倒卵形,短圓柱形或近球形的穗狀花序,疏生於莖頂;花序梗細長、光滑或稍被細毛;花暗紫色,苞片2,膜質,披針形,被細柔毛;花被4裂,裂片橢圓形或廣卵形;雄蕊4,著生刁:花被筒的喉部,花藥黑紫色;子房上位,卵形有毛,花柱細長,柱頭乳頭狀。瘦果橢圓形或卵形,褐色,有4縱稜,呈狹翅狀。種子1枚。花、果期6~9月。

【生境分佈】生長於山地的灌木叢、草原、山坡或田岸邊。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主產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此外,甘肅、江西、陝西、內蒙古、湖南、湖北、吉林、遼寧等地亦產。

【性狀】乾燥的根呈不規則的紡錘形或圓柱形,梢彎曲,長約8~13厘米,逕約0.5~2厘米。外皮暗紫紅色或棕黑色,有縱皺及橫向裂紋,頂端有時具環紋。少數有圓柱狀根莖,多數僅留痕跡。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粉紅色殘淡黃色,有排成環狀的小白點。氣無,味微苦澀。以條粗、質堅。斷面粉紅色者為佳。

【化學成份】根含鞣質約17%,三萜皂甙2.5~4.0%。分離出的皂甙有:地榆糖甙I,水解後產生坡模醇酸、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地榆糖甙Ⅱ,水解後產生坡模醇酸和阿拉伯糖;地柿皂甙B,初步鑒定是葡萄糖醛酸的三萜皂甙。莖葉含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甙,熊果酸等三萜類物質。葉含維生素C。花含矢車菊甙、矢車菊雙甙壓作用。

【炮製】地榆:揀去雜質,用水洗淨,稍浸泡,潤透,切成厚片,曬乾。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鍋內炒至外衣變為黑色,內部老黃色,噴灑清水。取出,曬乾。

【性味】

苦酸,寒。

1《本經》:味苦,微寒。

2《別錄》:甘酸,無毒。

3《滇南本草》:苦澀,溫。

【歸經】

入肝、大腸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大腸、肝二經。

2《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陰,手、足陽明經。

3《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

【功能主治】

涼血上血,清熱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腸風,痔漏,癰腫,濕疹,金瘡,燒傷。

1《本經》: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

2《別錄》:止膿血,諸瘺,惡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主內漏不止,血不足。

3《藥性論》:止血痢蝕膿。

4《唐本草》:主帶下十二病。

5《日華子本草》: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並水瀉,濃煎止腸風。

6《開寶本草》:別本注雲,止冷熱痢及疳痢熱。

7李杲;治膽氣不足。

8《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9《綱目》:汁釀酒:治風痺,補腦。搗汁塗虎、犬、蛇.蟲傷。

十《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

⑾《藥品化義》:解諸熱毒癰。

⑿《藥物圖考》:調敷湯火傷,疳瘡潰爛。

⒀《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胃腸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汁或研末摻。

【注意】

虛寒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得發良。惡麥門冬。

2《本草衍義》:虛寒人及水瀉、白痢,即未可輕使。

3《醫學入門》:虛寒冷痢禁閒。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也。

4《本草經疏》:胎產虛寒洩瀉,血崩脾虛洩瀉,法並禁用。

5《本草匯言》:癰瘡久病無火,並陽衰血證,並禁用之。

6《本經逢原》:氣虛下陷而崩帶及久痢膿血瘀晦不鮮者,又為切禁。性能傷胃,誤服多致口噤不食。

【附方】

1治血痢不止:地榆二兩,甘草(炙、銼)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渣,溫服,日二夜一。(《聖濟總錄》地榆湯)

2治紅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錢,炒烏梅五枚,山查一錢。水煎服。紅痢紅糖為引,白痢白糖為引。(《滇南本草》)

3治急性菌痢:水橄欖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兒童減半。(《全展選編·傳染病》)

4治便血: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末五錢,水二盞,入砂仁末一錢,煎盞半,分二服。(《沈氏尊生書》地榆甘草湯)

5治久病腸風,痛癢不止;地榆五錢,蒼朮一兩。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服,日一服。(《活法機要》)

6治婦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黃瘦虛渴:地榆二兩(細銼),以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渣,食前稍熱服一合。亦治嘔血。(《聖惠方》)

7治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參各一兩,或加懷牛膝一兩,水煎服,連服二月。(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8治無名腫毒,癤腫,癰腫,深部膿腫:地榆500克,田基黃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調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處。(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9治濕疹:一地榆一兩,加水兩碗,煎成半碗,用紗布沾藥液濕敷。二地榆面、鍛石膏面各二十兩,枯礬-兩。研勻,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兩,調膏外敷。三地榆面十五兩,密陀僧三十兩。研勻,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兩,調膏外敷。(《全展選編·皮膚科》)

十治面瘡赤腫焮痛:地榆八兩(細銼),水一鬥,煮至五升,去渣,適寒溫洗之。(《小兒衛生總微方論》)

⑾治燒燙傷: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調成50%軟膏,塗於創面,每日數次。(《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⑿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瘡上,生根搗敷佳。(《補缺肘後方》)

⒀治蛇毒:地榆根,搗絞取汁飲,兼以漬瘡。(《補缺肘後方》)

【臨床應用】

1治小兒腸傷寒

4~14歲小兒用地榆1兩,白花蛇舌草5錢,水3碗煎至60毫升內服,4歲以下減半。每日2~3次,待體溫下降後改為每天服1次,至大便培養陰性為止。經治57例14歲以下的患兒,結果49例治癒,8例無效。治癒病例平均退熱天數為7.3天,最短2天,最長19天。實驗證明,1:5或1:10的地榆湯均有抑菌作用。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生。

2治療燒傷

將地榆焙乾研成極細粉末,過篩;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後迅速投入地榆粉,攪拌使成糊狀,盛於消毒缸內備用。用時將藥糊直接塗於創面,可以很快形成1層厚厚的藥痂,能起到預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進創面迅速癒合等作用。一般適用於一、二度燒傷、燙傷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質,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對抗綠膿桿菌感染。亦可採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淨曬乾,研粗末用70~75%酒精滲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現薄膜,冷卻備用)塗布燒傷創面,每日2~3次,不包紮。塗布次數以創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現龜裂為度。對已污染的創面應先行清創處理。通過一、二度燒傷患者40例的觀察,證明此法對淺度燒傷,特別對中小面積、污染較輕的燒傷效果較好,一般經12~24小時創面上可形成1層棕色保護膜,這對防止細菌污染、減少創面滲出,均有良好影響。

3治療皮膚病

將地榆炙黃,研細末過篩,以凡士林配成30%藥膏,外敷患部。敷膏前依皮損的不同情況先以油類擦洗或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經治濕疹及濕疹樣皮炎,脂溢性濕疹,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及糜爛感染型足癬等疾患共109例,結果治癒47例,顯效及有效50例。平均治癒日數為8.3天。以濕疹及濕疹樣皮炎的治癒率最高,脂溢性濕疹及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共26例全部有效。實踐證明,30%地榆膏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另有用生地榆1兩,加水約600毫升,熬成300毫升藥液,冷卻後濕敷患處流水部位(熱濕敷可起反作用)。半小時後再浸再敷。每天3~4次,連用3~4天,直至不流水為止。適用於急性、亞急性、脂溢性濕疹,嬰幼兒濕疹,及慢性濕疹急性發作期。滲出較多時,待滲出減少後,可用地輸20兩、鍛石膏20兩、枯礬1兩研成細末混勻,調製成40~50%軟膏外敷,每日1~2次。如遇亞急性、慢性濕疹皮損浸潤或輕度肥厚時,可用地榆粉1.5兩、密陀僧末3兩研勻加凡士林調成50~60%軟膏外敷,每日1~2次。

4治療結核性膿瘍及慢性骨髓炎

用地榆製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藥2克,每日1次,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或用地榆5%濃煎口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亦可肌注與口服交替進行。一般以1個月為一療程。臨床治療4例結核性膿瘍,2例慢性骨髓炎,結合外科常規治療,均收到一定效果。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