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Di Jǐn

【別名】地噤(《本草拾遺》),常春籐(《植物名實圖考》),爬牆虎、紅葡萄籐、紅葛(《中國樹木分類學》),爬山虎(《蘇南種子植物》),大風籐、過風籐(《江西中藥》),三角楓籐、蝙蝠籐、爬巖虎、野楓籐、日光子、楓籐、爬龍籐、野葡萄、腹水籐、三葉茄(《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風籐(《江西草藥》),石壁籐(蘇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及莖。

【原形態】落葉籐本。枝條粗壯,捲鬚短,多分枝,先端具粘性吸盤。葉闊卵形,長10~20厘米,寬8~17厘米,中部以上較寬,先端通常3裂,基部呈心形;幼苗或下部枝上的葉較小,且分成3小葉,均有小葉柄,中間小葉倒卵形,兩側小形斜卵形;葉片邊緣具粗鋸齒,齒端尖銳,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淡綠色,脈上有柔毛;葉柄長8~22厘米。聚傘花序通常著生於兩葉間的短枝上,長4~8厘米;花萼小;花瓣5;雄蕊5,花盤與子房貼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含胚珠2枚,花柱單一,甚短,柱頭頭狀。漿果藍黑色,球形,逕約6~8毫米。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佈】多攀援牆壁及岩石上。分佈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山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矢車菊素。種子含油28%。其中含軟脂酸、硬脂酸、油酸、棕櫚油酸,亞油酸。地錦的冠癭含羧乙基賴氨酸及羧乙基鳥氨酸。

【性味】

甘,溫。

1《本草拾遺》:味甘,溫,無毒。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溫,味甘微澀。

【功能主治】

活血,祛風,止痛。治產後血瘀,腹中有塊,赤白帶下,風濕筋骨疼痛,偏頭痛。

1《本草拾遺》:主破老血,產後血結,婦人瘦損,不能飲食,腹中有塊,淋瀝不盡,赤白帶下,天行心悶,並煎服之,亦浸酒。

2《江西中藥》:活血祛風。凡筋骨疼痛,及婦人赤白帶下等之由於血滯者,皆主治之。近時用作祛風止痛藥,適用於關節風濕,腰腳軟弱等症。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通經絡,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

【附方】

1治風濕性關節炎:爬山虎籐莖或根一兩,石吊蘭一兩。燉豬腳爪連服三至四次。或(爬山虎)籐莖,衛矛,高粱根各一兩。水煎。用黃酒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關節炎:爬山虎籐二兩,山豆根二兩,錦雞兒根二兩,茜草根一兩。水煎服。

3治半身不遂:爬山虎籐五錢,錦雞兒根二兩,大血籐根五錢,千斤拔根一兩,冰糖少許。水煎服。

4治偏頭痛、筋骨痛:爬山虎籐一兩,當歸三錢,川芎二錢,大棗三枚。水煎服。(2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5治偏頭痛:爬山虎根一兩,防風三錢,川芎二錢。水煎服,連服三至四劑。

6治便血:爬山虎籐莖,黃酒各一斤,加適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兩天服完。

7治癤子,損傷:鮮爬山虎根搗爛,和酒釀拌勻敷患處:另取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8治帶狀皰疹:爬山虎根磨汁外搽。(5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