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秋

徐承秋,女,漢族、生於1929年7月1日,湖南長沙市人。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教授、研究員,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胸痺心痛協作組顧問。

1950年至1955年就讀於湖南醫學院醫療系,開始了自己的醫學生涯,走上了濟世活人之路。五年寒窗,奠定了堅實的醫學基礎,並以優異的成績如期畢業。於該年底調來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參加了衛生部舉辦的全國第一期西學中研究班,該班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評價並作了批示,從此叩開了祖國醫學殿堂之門。學業三年,涉獵頗廣,上至岐黃內經、晚至明清眾論,皆相問及,獲益匪淺,先後獲衛生部頒發之二、三等獎。中醫「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辯證論治的恆動觀,大大拓寬了自己的認識途徑,豐富了邏輯思維。彼時急若有所思,醫學之道在於治病救人,如能溶中西醫於一爐,匯通各家之長,定可彰其效面事半功倍,遂有致力於中西醫結合宏願之萌發。

研究班畢業,分配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組織安排跟隨當代著名中醫專家葉心清老大夫應診,從師學習。繼承葉老臨證經驗,並負責整理醫案,使之傳教啟迪於後學。葉老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用藥獨特,擅長中藥與針灸並用,以治療內科、婦科常見病頗具心得,尤對內科危重症、更見其長。嘗言,對於凶險重症,要善於成本溯源,排除假象,抓住疾病本質,方不致誤。因此,每遇險症,葉老多能力挽狂瀾,就生命於重危,如此精湛之技藝,在醫務界享有盛譽。葉老曾多次出國,運用中醫中藥為也門國王和越南胡志明主席治病,療效極佳,並為中也建交做了貢獻,深得兩國領導人讚譽,被稱為「東方神醫」。

隨師十餘年,深感葉老粳渾雄厚的理論根基,智圓行方的淋證風格,謙遜嚴謹的治學態度,皆是吾輩晚學之楷模,對日後的從醫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凡此種種,皆可從《葉心清醫案選》一書中得到驗證。

從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35年,自己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緊密結合臨床,重點解決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讀的了一定的成績、。1959年與首都醫院神經協作,以中西醫結合對神經衰弱的辨證論治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已撰寫出了科研論文。1960年與宣武醫院協作,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行了系統觀察和研究,篩選出了有效方劑和藥物,提高了再障的治療水平。

70年代初,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對直接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且發病率、死亡率有逐年增長趨勢的冠心病,北京市各大醫院組織了科研協作組。她始終堅持益氣養陰活血之治則,經過多年考驗、從臨床及實驗研究中證明了此為較好的途徑,隨之有進行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與試驗研究」的專題攻關,組織領導並參與設計規劃了此項攻關課題,研製出了具有增強心肌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縮小梗塞範圍,擴冠抗凝作用的抗心梗合劑。中醫認為,急性心梗的發生是在各種病因的誘發下,心氣不足,胸陽不振、血脈淤阻,卒然而痛,病屬本虛標示,氣虛血瘀,治宜標本兼治、益氣活血,方用黨參、黃芪、黃精益氣養陰,扶正固本;丹參、赤芍、郁金活血化瘀、理氣復脈,諸藥合用,切中病機。經反覆臨床驗證,療效確切,騎兵死亡率下降到7%,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該課題1979年或北京市衛生局和廣安門醫院科研成果獎,1982年獲衛生部不及科研二等獎。

1984年擔任國家胸痺心痛協作組顧問,指導中西醫結合對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期及中長效的療效觀察和研究,由全國中醫水平較高的十餘個單位參加。1986年通過了「心痛氣霧劑的臨床應用與實驗研究」的鑒定,1987年獲部級科研乙等獎,有關專家一致認為,值得推廣。近年「心通口服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已完成鑒定前置準備工作,即將通過部級鑒定。

祖國醫學歷經二千年之滄桑變遷,仍有其巨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其臨床療效可靠性、實用性。搞中西醫結合醫應體現這一點。經過十幾年的臨床觀察,發現病毒性心肌炎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有顯著增長趨勢,而西醫治療上不夠理想,缺乏有效藥物。根據本病特點,起病多有外感發熱史,急性期表現發熱心悸、氣短、胸悶乏力,舌紅苔黃、脈數等症,屬中醫六淫外感,熱傷心陰而成心陰虛損、熱度熾盛之勢。因此,養陰益氣扶其正,清心解毒祛其邪,成為治療本病的根本大法,將創製的養陰清心湯用於臨床,總有效率95%,繼而以此方為基礎研製的心康口服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課題於1987年申報,並被批准為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目前正處於臨床與實驗的深一層次的研究,預計今年底總結並通過鑒定。

多年來,臨床對診治心腦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神經系統等疾病較有心得,但尤擅治心腦血管、呼吸系疾病,強調辨病與辯證的統一性,針藥並用,亦為所長。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中醫要治療心臟病有幾個應該注意的問題,不容忽視:(1)益心氣養心陰是治療心臟病的根本大法。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脈,賴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循行週身。心之特性以血為養,以氣為用,二者互根互用,一損俱損。因此,臨床治療心臟病,宜以顧護心氣,調養心陰(血)為根本大法,扶正以祛邪。只有心氣不虛,心血充盈,才能發揮其主神明,主血脈之功,從而「主明則下安」,否則「主不明則十二官危」。(2)治療心臟病不宜過用苦寒之品。「心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主藏君火,得溫則君火以明,血脈流通而不凝滯。若過用苦寒之品,苦則瀉下,寒則傷陽,可使心陽被傷,寒凝血脈,而疾病生矣。曾記得治一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以銀翹白虎湯加味治療,起初療效尚可,延及時日,病情不見恢復發愈加重,過在久用寒涼,遂辯證改為益氣養陰佐以清熱解毒之品,病情很快向愈。(3)對心臟病所表現的淤血證,不可過用活血化瘀藥。心臟病之淤血非同於外傷所致,絕大多數為心之陽氣虛衰,行血無力,氣虛而血瘀,治宜益氣活血為法,否則專事活血化瘀、貪圖一時之快,必損心氣,二犯虛虛之戒。(4)舌為心之苗,舌像是中醫診治心臟病的重要依據之一,不可忽視。

在診病閒暇之餘,將臨床所得撰寫論文30餘篇,大部分在國家一類或二類專業雜誌期刊上發表,並參加了《心腦血管疾病》一書的編寫,任《胸痺心痛政治研究》一書副主編,《廣安門醫院診療手冊》之顧問。為培養後學,使中醫後繼有人,五年來招收培養了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碩士研究生三名,一名已畢業,在河北省中醫院任科主任,另兩名正在完成碩士學業,成績優異。

30多年醫學生涯中,在中西醫結合事業中做了不少工作,觸感最深的是,醫學要從臨床出發,一切服務與臨床,解決臨床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醫學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只是使這種服務的性質跟全面、更深刻,更有說服力,解決的問題更多。

她目前已是花甲之暮年,但壯心仍在,願積平生所得,教誨於後學,為創造祖國的新醫學新要學做出更大貢獻。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