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整地
選擇海拔600米以上,土壤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呈酸性的山坡地或疏林空曠地。選好地後,進行深翻,深20~30厘米,耕細,除去雜草,施足基肥,然後做成120~130厘米的畦。大田可選溝邊地角、荒山坡或疏林間空曠地。定植前按行距1.5米,株距2米開穴,穴深40厘米,在穴中施入腐熟的豬圈糞做基肥。
2.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或壓條繁殖。
(1)種子繁殖
將當年9~10月采的種子洗淨陰乾後,進行沙藏,種、沙比例1:4,貯藏到第2年3月,在整理好的畦上進行條播,開10厘米深的溝,把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蓋2厘米土,上蓋草。行距30厘米,株距15~20厘米。40餘天可發芽出土,約1個月後可間苗。越冬後,於春季移植。在早春挖好的穴中放入幼苗,將腐熟的豬圈糞和土拌勻,填入穴中,使苗的根部全部覆蓋,澆水。
(2)壓條繁殖
冬季落葉後,把母株較長的莖分枝,分別繞成直徑約30厘米的圈,每枝1圈,在株旁開穴,將圈斜放穴內,然後蓋土壓緊,使半圈埋入土裡,半圈露在地面,以利埋在土中的一半能夠生根,露出地面的一半能夠生長新的枝條。至來年冬季將所壓枝條挖起,按照根的生長情況,將其剪斷,使成單株。然後在選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1.5~2米開穴,穴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莖籐栽入2/3長為好。栽後覆土壓緊,並適當澆水。
3.田間管理
苗期管理:播種後,適度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出苗時應短期遮蔭,分次揭草,當苗高20~25厘米可追施一定量的有機肥。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後及時中耕除草,不宜過深,以免傷根。搭簡易架蔽蔭,株間應立竿引蔓上升,注意空間濕度和防止陽光長時照射。冬季除去地面落葉和雜草,並在蔸部培土過冬。
修剪:大血籐從清明後開始萌發新枝,到秋季結合采收剪除枯枝、病枝。
施肥:大血籐定植後每隔40天澆1次稀薄人畜糞,冬季在大血籐蔸部鋪一層腐熟的豬圈糞,蓋上細土。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