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藿種植栽培把好關

陽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姜科姜屬類植物,因其初生花芽部形若「洋火」(即火柴)頭,土稱洋火姜,也稱洋荷、陽荷、蘘草、野姜、芽荷、蘘荷。其植株高1.5米左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根莖淡黃,針形或狹長橢圓形葉片,花序色黃苞片鮮紅或紫紅。在我國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均有生長,屬於耐蔭性植物,野生多,現已有大量栽培。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纖維素,嫩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物質。花序部可作蔬菜食用,曾是風靡日本市場的抗癌保健野生蔬菜;根莖可入藥,「性溫,味辛淡,忌鐵」,具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可治療便秘,糖尿病等病症,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

陽藿的食用,以剛出土的紫色或粉紅色幼嫩芽苞(實為花苞)供食用,其花苞非常美觀,紅紅的如小竹筍。食用方法:一是涼拌,洗淨後用開水焯至半熟或在火上烤至半熟,加鹽或醬油、味精等拌勻;二是炒食,與肉炒或單純炒食之;三是泡醃,製成泡菜或醃菜。其色澤美觀、風味獨特,食味特別,香味濃郁,回味無窮。

藥用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陽藿不僅可作為蔬菜食用,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對治療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陽藿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豐富的纖維素,所含纖維素還是一種不產生熱能的多糖營養物質,經常食用,有利於保持消化道通暢,維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可治療便秘,消積健胃,對於糖尿病有特殊功效。因此,陽藿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純天然膳食纖維食品。

陽藿原屬野生,經受惡劣條件的磨煉,生命力極強,基本上沒有病蟲害,一般無須使用農藥,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可用其製成的罐頭、泡菜、飲料等供給市場。

栽培技術:陽藿是中國特有的蔬菜之一,以海拔800米左右地區居多。一般零星散種於農戶房前屋後肥沃濕潤處或樹陰下。其栽培技術要點為:

1、選擇適宜種植環境。陽藿喜肥沃、疏鬆、濕潤、涼爽環境,較耐陰,不耐高溫與強光。因而大面積種植陽藿,最好選擇降雨充沛、雲霧較多、夏季涼爽、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二高山地區。低山規模化種植陽藿,可與樹木或高桿作物套種。

2、施足底肥、重施農家肥。陽藿一年種植、多年受益,要獲得高產高效,必須足施底肥,並根據陽藿生長需求重施農家肥。一般每畝底施土雜肥或廄肥4000—5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或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底肥以開溝深施為佳,坪地也可均勻撒施後深翻。山區坡地最好沿水平線開寬60—80厘米、深40—50厘米的溝槽,將底肥鋪於溝槽內,然後在回填表土,移栽陽藿。

3、分蔸繁殖、合理密植。陽藿主要採用分蔸繁殖。分蔸時注意每蔸必須帶2—3個完整芽苞。移栽可在秋季9—10月或春季3—4月進行,採取大小行定植,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與株距30厘米,畝栽3300蔸左右。

4、栽後管理與采收。陽藿定植後,應澆足定根水。低山夏季溫度高、光照強,定植第一年必須考慮適當遮陰。移栽成活後,每年春季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追一次稀糞水提苗,促苗生長健壯、一致。每年芽苞出土前須重施一次催「芽」肥,促芽苞肥大,提高品質與產量。越冬前再結合深翻畝施2000—30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復合肥(或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10公斤),保證植株安全越冬,並提高來年產量。

陽藿采收,應在芽苞出土後未開花前將其掰下。采收過早雖品質好但產量低,采收過遲纖維變粗、品種變劣。一般每畝可收嫩芽苞1000—1500公斤,每公斤市場價2—3元,畝產值3000元左右。由於陽藿種植一年可連續收穫多年,因而除第一年投入較大外,以後每年投入較低,效益相當可觀。陽藿連續采收3—4年後,應挖出部分種蔸適當分蔸,一方面防止因密度過大導致敗蔸,一方面可以利用挖出的種蔸擴大面積。 

病蟲害防治:陽藿病蟲害較少,應注意排水,防止水淹。發現植株葉片非正常死亡後,應立即用托布津、敵克松、移栽靈等殺菌劑灌根,同時葉面噴施「綠乳銅」予以防護。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