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本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能。用於風寒感冒、腦頂頭痛、頭面皮膚風濕、如人疝瘕、寒濕腹痛洩瀉;外治疥瘡、癬瘤等病症。
來源 1.南稿本:又名西芎。為傘形科植物稿本Ligusticum sinesisOliv.的乾燥根莖。
2.北稿本:又名香稿本。為傘形科植物遼稿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et Kitag.的乾燥根莖。
產地與分佈 1.南稿本:主產湖南桂東、酃縣,湖北巴東、興山及四川、陝西等地。一般自產自銷,並少量出口。
2.北稿本:主產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山西等省區。多銷北方地區。
鑒別要點 南稿本的特徵是:根莖結節狀,似「算盤串珠」狀,稍彎曲。黃棕色,較粗糙,質較硬,斷面黃白色,纖維狀,氣芳香,味苦辛、微麻舌。而北稿本則為圓柱形或團塊狀,棕褐色,上端有多個叢生突起的節,下端有多數細長彎曲的根。氣香,味苦辛。
兩種類似品:新疆稿本頗似南稿本而粗長;水稿本根莖團塊狀。香氣弱、氣濁、味甘而麻。
名典鑒別 1《神農本草經》:「稿本味辛溫。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悅顏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谷。」2梁?《名醫別錄》:「稿本生崇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3陶弘暴曰:「俗中皆用芎蓊根須,其形氣乃相類。而桐君藥錄說芎藭苗似稿本,論說花實皆不同,所生處又異。今東山別有稿本,形氣甚相似,惟長大耳。」4唐『蘇恭曰:「稿本莖葉根與芎藭小別。今出宕州者佳。」5宋?蘇頌曰:「今西川、河東州郡及兗州、杭州皆有雲。葉似白芷香,又似芎藭,但芎藭似水芹而大,稿本葉細爾。五月有白花,七八月結子。根紫色。」6明?《本草蒙筌》:「稿本多產河東,亦生杭郡。春采根暴,三十日成。因其根上苗下,狀以禾稿相同,故以稿本為名爾。」7李時珍曰:「江南深山中皆有之。根似芎藭而輕虛,味麻。」8清?《本草從新》:「稿本。根紫色,似芎藭而輕虛,氣香味麻。」
快速鑒別 1.南稿本:根莖為不規則結節狀圓柱形,稍扭曲,略有分枝,長3~10cm,直徑l~2cm。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有縱皺紋,栓皮易剝脫,上端有數個圓孔狀莖基,下側有點狀鬚根殘痕。體輕,質較硬,折斷面淡黃色或黃白色,纖維性。氣芳香,味苦辛、微麻舌。
2.北稿本:根莖為不規則圓柱形或團塊狀,長2~10cm,直徑0.5~1.5cm。表面棕褐色,上端有數個叢生的葉基及突起的節,下端有多數細長而彎曲的根、根莖及根均有點狀須根莖。氣芳香,味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