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子的鑒別方法

黃藥子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宋?《開寶本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散結的功能。用於咳血、吐血、甲狀腺腫、癰腫疔瘡及蛇蟲咬傷等病症。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塊莖。黃獨屬多年生草質纏繞籐本。塊莖單生,球形或圓錐形,外皮暗黑色,密生鬚根。莖圓柱形,長可達數米,綠色或紫色,光滑無毛;葉腋內有紫棕色球形或卵形珠芽。葉互生,廣心臟卵形,先端尾狀,基部寬心形,全緣,葉出脈7~9條,葉柄扭曲,與葉等長或稍短。花單性,雌雄異株,小花多數,黃白色,穗狀花序,腋生。蒴果長橢圓形,下垂、有3個膜質的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於山谷、河岸、路旁或雜林邊緣。

產地與分佈 主產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鑒別要點 黃藥子的特徵有三:一是塊莖多切成圓片,外皮棕黑色,有多數根痕或殘留細根;二是切面黃色,密佈眾多小點;三是質堅脆,味苦。

而混偽品鬼燈擎則切面淺紅棕色,有多數維管束突點,排列成數層同心環紋,味苦澀;硃砂七切面黃褐色,維管束多數,縱橫交錯散在排列,斷面顯澱粉狀,味微苦澀。

名典鑒別 1宋?《開寶本草》:「黃藥根籐生,高三四尺,根及莖似小桑,生嶺南。」2宋?蘇頌曰:「秦州黃藥原出嶺南,今夔、峽、州郡及明、、秦、隴山中亦有之,以忠州、萬州者為勝。蔓生,高三四尺,根及莖似小桑,十月采根。秦州出者紅藥子,施州謂之赤藥,葉似蕎麥,枝梗赤色,七月開白花,其根濕時紅赤色,曝干即黃,本經有藥實根,雲生蜀郡山谷。」蘇恭云:「即藥子也,用其核仁。疑即黃藥之實,但言葉似杏,其花紅白色,子肉味酸,此為不同。」3明?《本草蒙筌》:「黃藥根。籐生三四尺莖根與小桑類。萬州者緊重,他處者輕虛。十月采根,外科多用。子肉味酸,消瘦甚捷。」4李時珍曰:「黃藥子今處處人栽之。其莖高二三尺,柔而有節,似籐實非籐也。葉大如拳,長三寸許,亦不似桑,其根長者尺許,大者圍二三寸,外褐內黃,亦有黃赤色者,肉色類似羊蹄根。人皆搗其根入染藍缸中,雲易變色也。唐?蘇恭言,藥實根其藥子,宋?蘇頌遂以為黃藥之實。然今黃藥冬枯春生,開碎花無實,蘇恭所謂藥子,亦不專指黃藥。則蘇頌所言,亦未可憑信也。」5《本草原始》:「黃藥皮黑色,多須,每長鬚處有白眼。」

快速鑒別 塊莖多切成圓形或類圓形的塊片,大小不等,直徑3~7cm,厚0.4~1cm。外皮棕黑色,皺折,有許多黃白色圓形的支根痕和未去淨的鬚根。切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密佈許多黃色小點。質堅脆,斷面平坦呈顆粒狀。氣微,味苦。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