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的起源

針灸不用藥物,單憑小小一根銀針,一小撮艾葉,就能治病,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禁令人歎為觀止。在遙遠的茹毛飲血的年代,我們的祖先又是怎樣發明這種療法的呢?下面就讓我們神遊遠古的蠻荒,一探究竟。


遠古人類的醫療實踐  

遠古人類的醫療實踐

現代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表明,醫療手段產生的必要條件,是大腦的高度發達,也就是說,在人類出現後,很長時期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醫療實踐,而針灸等醫療手段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人時期。然而,由於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針灸起源的細節,我們已經無法準確地再現,只能通過針灸療法的特點,參考早期的醫療文獻做出謹慎的推測。

關於灸法的起源,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一本古醫書《五十二病方》尿閉病治療中有這樣的記載:「燔陳芻若陳薪,令病者背火炙之」。意思是用乾草或者乾柴燒一堆火,然後讓患有尿閉的人,背對著火堆,烘烤背部。從這裡我們不妨推斷:在醫療開始萌芽時期,可能有某個患有尿閉的人,在偶然的情況下,烘烤了背部,而很快痊癒,就把這種方法記載下來,作為經驗傳與後世。

既然隔空烘烤可以治病,那麼古人有沒有可能試著用物品點火,然後直接在身體上去炙烤呢?幸運的是在現存的寥寥無幾的漢代醫籍中,《黃帝蛤蟆經》中還有相關記載,書中記述了用松、柏、竹、橘、榆、枳、桑、棗等八木之火施灸,可以帶來副作用——「皆傷血脈、肌肉、骨髓」,這樣我們就可以肯定在古代人們使用過其他的材料施灸。那麼,為什麼最後又把艾葉作為固定的灸材呢?在看完《本草綱目》對艾葉的描述後,或許所有的疑問就都渙然冰釋了——「艾葉,《本草綱目》不著土產,但雲生田野,……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由於艾葉生於田野之中,採集極為方便,尤其是其卓著的療效,使所有的其他灸材相形遜色,人們逐漸就把灸材固定為艾葉,也就不足為怪了。

新近的研究

關於針刺治病的起源,傳統的觀點認為:由於環境和勞動條件的極端惡劣,出現跌磕碰撞也就是家常便飯,中國先民在與野獸的搏鬥過程中,更是容易鮮血淋漓。可是,或許是上蒼眷顧吧,有時在碰撞流血後,原來的某些病痛竟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那時的人們肯定不明究竟,就算是今天,人們依然沒有完全揭示針灸治病的機理,可是原始人不會去理會其機理,或許他們就認為是老天保佑,不管怎樣,他們記住了這種方法能夠治病。當部落中有別的人出現相類似的疾病時,人們會主動地去模擬這種受傷過程,主動地去刺激那些部位,甚至是放血。工具可能是石器,也可能是骨針或別的尖狀物,當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時,就作為一種經驗或知識傳給後人。

在這種經驗的傳遞過程中,人們精製石器,作為固定的醫療器械,那就是所謂的砭石。銳利的砭石可以用來刺膿、放血,比較鈍的砭石可以按壓穴位,刺激穴位。隨著人類的進步,發明了金屬冶煉術,人們開始製造金屬針具。由於金屬針具更銳利,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很快就取代了砭石的位置。金屬針具出現後,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醫療需求製造合適的針具。令人驚奇的是,當今非常時髦的標準化、規範化在遙遠的古代也有體現,最晚到西漢時已經出現了針灸器具的規範,即《靈樞?官針》中記載的「九針」的形制。伴隨金屬針具的出現,針法也相應得到了發展,《黃帝內經》時代已經發展成為五刺、九刺、十二刺等多種刺法。

然而,以上觀點難以解釋:為什麼針法只出現在中國?……最新研究


古代針具圖


古代針具圖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