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引剛臨證用獨活寄生湯經驗

獨活寄生湯出自唐·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是臨床常用方劑之一。陝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李引剛主任醫師採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骨傷科疾病療效顯著,現就其臨證經驗介紹如下。

加柴胡治療五更腰痛

王某,女,38歲,會計,2007年3月2日初診。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1年前因生氣後出現腰痛,每於晨時四五點鐘發作,自行貼膏藥後稍有緩解,近一月來又感疼痛加重。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無任何不適,納食二便正常。體格檢查:形體偏瘦,面色微黃,腰部肌肉稍緊張,各棘突無壓痛,椎旁輕叩痛,腰椎各向活動稍受限。CT檢查未見異常。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弦。西醫診斷:腰背肌筋膜炎。中醫診斷:五更腰痛,證屬氣血不足、腎虛肝郁。用獨活寄生湯加柴胡20g。方藥如下: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川芎、熟地、肉桂、黨參、牛膝、杜仲各12g,細辛6g,當歸、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每日1服,水煎500ml,分兩次於18時、22時口服。連服6服,凌晨腰痛現象減輕。繼服10服,疼痛症狀消失。隨訪1年,腰痛未復發,生活如常。

按:該患者之腰痛系因長期久坐加之生氣勞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病屬五更腰痛,該病特點痛有定時,每於晨時四五點鐘發作。曾用獨活寄生湯加減偶效,但療效不滿意。後讀顧丕榮老中醫經驗,始悟該病藥雖對症,但未考慮辨時論治。人體陰陽氣血隨經絡運行不息,營衛之氣起始於手太陰而終止足厥陰。晝夜各隨值時循接,如環無端。夜半之時氣交於子丑,適當風木司令,乃肝膽陽氣初生之際。現木郁不達,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疼痛以時而發。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時為春氣當令,春為肝木所主,木氣盛於春,故肝木得時助,其氣更勝,現肝木有郁,盛氣不能助其正而反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為腎府,脾主四肢、肌肉,便發此症。故加柴胡20g,以達疏肝解郁理脾之功。後每遇此類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加雞血籐、附子、桂枝治肩周炎

周某,女,51歲,農民,2006年11月21日初診。

右肩關節疼痛、活動困難3月加重1月,伴局部發涼、怕冷,夜間為甚。經按摩、理療稍有好轉,近一個月來症狀加重,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效果不明顯。除上述症狀外,還伴有納差(與服止痛類藥物有關)、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四肢乏力,二便正常,舌質淡,脈細略弦。給予獨活寄生湯加雞血籐、附子、桂枝。藥用:羌活、桑寄生、秦艽、防風、川芎、黨參、杜仲、川牛膝各12g,細辛6g,當歸、茯苓、熟地、生白芍各15g,炙甘草6g,雞血籐20g,附子10g(先煎),桂枝10g。連服7服,每日配合按摩一次,輔以適當功能鍛煉。複診訴疼痛減輕,肩關節活動較前好轉,續上方15服,臨床症狀消失,肩關節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囑繼續功能鍛煉,隨訪兩年未復發。

按:肩周炎又稱凍結肩,俗稱漏肩風,好發於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多因外傷及外感風寒濕之邪誘發。經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本病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風寒濕邪外侵為標,獨活寄生湯具有益肝腎、補氣血、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作用。但該病病變部位在肩關節,且多有發涼、怕冷、得熱則舒之感,故易肉桂為桂枝引藥上行,加附子溫腎散寒、祛風止痛,改獨活為羌活以走上焦。雞血籐為治療該病的經驗用藥,具有行血補血、舒筋活絡之功效,臨床常用於風濕痺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等症,此藥用量最多不超過30g,一般20g適宜,多則甘而澀,反而效差。

加味配合馬錢子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張某,男,48歲,農民,2007年4月27日初診。

輕微扭傷致腰痛、右下肢抽痛2月加重1周,且伴右小腿發涼、怕冷、皮膚感覺麻木,咳嗽時加重,經臥床休息不能緩解,影響睡眠。納食二便正常,舌質淡苔白膩,脈沉遲。體格檢查:腰部外觀無明顯畸形,腰椎活動稍受限,L5~S1棘突右側有明顯壓痛和叩擊痛,並見有向右下肢放射性抽痛,小腿外側皮膚感覺稍減退,直腿抬高試驗左80°、右30°,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右側(+)。X線片檢查未見異常,CT示:L5~S1椎間盤向右後突出,壓迫硬脊膜囊。西醫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醫診斷:腰痛(寒濕型)。用獨活寄生湯加威靈仙、制附片。藥用:獨活、秦艽、防風、川芎、黨參、肉桂、牛膝各12g,細辛6g,桑寄生、杜仲、當歸、茯苓、熟地、生白芍、威靈仙各15g,附子10g(先煎),炙甘草6g。連服7服,同時每日配合制馬錢子0.8g研末分兩次沖服,連服1周症狀明顯減輕,可彎腰及行走。再服4周,症狀基本消失,能正常幹活。隨訪1年未復發。

按: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門診常見疾病之一,中老年患者表現多見腰痛、下肢放射痛、小腿發涼、怕冷、皮膚感覺麻木、咳嗽時腰痛加重等症。本病多由勞損引起,與風寒濕邪侵襲有關,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風寒濕邪外侵為標。應用獨活寄生湯治療可以不同程度收效,但臨床觀察單純用獨活寄生湯起效較慢,滿意度差。馬錢子,又名番木鱉,為馬前科植物馬前的乾燥成熟種子,雖為苦寒之品,但散結消腫、通絡止痛之力強,為治腰腿痛之要藥之一。然其有大毒,內服不宜生用,必先炮製以減其毒。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臨證經驗,多用散劑,日用量最大1g,一般未見不良反應,若遇病人服藥後,出現頭暈、口唇麻木,身體震顫甚則抽搐,全身出黏汗,即是中毒現象,可飲冷鹽水或綠豆湯解之,以後應酌減用量或停用。同時方中重用桑寄生、附子、杜仲以溫經散寒,制其苦寒之性。

獨活寄生湯不可去細辛

獨活寄生湯,為治久痺肝腎兩虛,氣血不足之常用方。其證乃因感受風寒濕邪,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所致。風寒之邪客於肢體關節,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膝疼痛,久則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問·痺論》所言:「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不仁。」腎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損傷肝腎,耗傷氣血。新世紀《方劑學》教材解釋其方義:重用獨活為君,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痺,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臣以細辛、防風、秦艽、桂心,細辛入少陰腎經,長於搜剔陰經之風寒濕邪,又除經絡留濕;秦艽祛風濕,舒筋絡而利關節;桂心溫經散寒,通利血脈;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君臣相伍,共祛風寒濕邪。

似乎在臣藥中細辛可有可無,且細辛有小毒,可用其他藥代之更為安全。然筆者在臨床發現,去細辛後療效較差,百思不得其解。後讀《本草述鉤元》論細辛云:「究寒溫之用,其在至陰之分,雖不論於補陽諸味,卻能就陰分而散寒邪,即至陽之分,雖難比予行氣諸劑,卻能就陽分而散陰結。陰中陽通,則能資營氣而使暢也!陽中陰通,則能助風劑而使行矣。至其能治風濕痺痛,亦由陽虛化風,因之化濕也。凡陽虛郁風者多化濕,不可不知。」再讀名醫朱春廬經驗,始悟《備急千金要方》組方之奧妙:細辛有溫通陰陽之能,可助諸搜風散濕之藥以解痺而止痛,似有現代藥理減毒增效之功效,故不僅專為寒證所設。筆者用細辛常規6~9g,未見不良反應,再者我們當地還有用細辛作為調料燉肉之習俗,可見「細辛不過錢」之說有待考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