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又名白蒺藜,其性辛味苦,微溫,有小毒,歸肝經,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作用,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等。入湯劑常規用量為6~9克。筆者在臨床上應用蒺藜治療過敏性鼻炎、花粉症、濕疹瘙癢及澱粉樣變皮膚病等取得良好療效。但同時也發現,蒺藜的妙用在於對用藥量的掌握上,否則必然不會收到預期療效。
案一 花粉症
楊某,男,52歲,花粉症病史10餘年,每年春季即發,對絕大部分花粉過敏,表現為鼻塞、流鼻水、噴嚏、眼瞼紅腫、頭重等,經多處求治療效不顯。2015年4月22日初診,因症狀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外用眼藥水及滴鼻水等無效,遂來門診求治。刻下症見:眼瞼紅腫乾熱,鼻咽部瘙癢灼熱,噴嚏流涕,伴頭重發熱,乏力納呆,便干尿赤。出門時戴雙層口罩仍不能緩解症狀。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氣虛外感風熱。
治法:益氣祛風,解熱通絡。
處方:《醫林改錯》黃芪赤風湯加減。生黃芪30克,赤芍15克,防風10克,辛夷花6克,荊芥穗10克,蟬蛻18克,蒺藜9克,白芷6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患者自述服第一劑後,症狀稍可緩解,於夜間睡前自行加服一次湯劑,整體症狀同前,舌紅,苔薄黃,脈滑數。改方如下:生黃芪40克,赤芍15克,防風10克,蟬蛻20克,蒺藜30克,白芷5克,辛夷花10克,荊芥穗15克。8劑,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本次服藥後療效明顯,服藥後症狀可緩解約3~4小時,緩解期間症狀全部消失,如同常人,之後需再次服藥。仍兩劑同煮,每日2~3次。眼瞼不紅不腫,鼻部瘙癢灼熱感大減,偶有噴嚏流涕,乏力感有所減輕,仍便干尿赤。上方加蘆根30克,白茅根20克,再進6劑。
四診:述服藥後病情穩定,用藥期間症狀完全緩解,二便通調,後以本方加減治療一個月,無明顯不適。
案二 慢性濕疹
齊某,男,67歲,風疹反覆發作7年餘,曾多方治療效果不顯,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診,刻下症見:雙上肢外側對稱性皮膚多發淡紅色粟粒狀濕疹,伴明顯瘙癢,皮膚多處抓破結痂痕跡,頸後皮紋粗糙、增厚伴色素沉著,夜間因瘙癢劇烈嚴重影響睡眠,伴手足涼,口淡不渴,二便調,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
辨證:血虛兼有風寒。
治法:溫經散寒,活血通脈。
處方:《傷寒論》桂二麻一湯加減。蜜麻黃8克,杏仁12克,桂枝20克,炙甘草5克,乾薑20克,大棗15克,茯苓10克,白芍15克,蟬蛻10克,白茅根40克,蛇蛻10克,蒺藜30克。7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患者服藥後,疹出增多,雙上肢密佈淡紅色粟粒狀濕疹,伴明顯瘙癢,舌脈同前。此乃陽氣升發,托毒外出,屬正常現象,改方為:桂枝20克,炙甘草5克,乾薑15克,大棗15克,白芍18克,蟬蛻10克,蒺藜30克,白芷8克,何首烏10克,當歸10克,細辛3克,通草10克,白鮮皮30克,皂刺10克。再進7劑,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述服上方後濕疹開始減退,舌淡紅,苔薄,脈遲緩。上方去白鮮皮、皂刺,加牡丹皮15克,殭蠶10克,地龍10克,片薑黃6克,增加蒺藜至60克。
四診:服藥後瘙癢大減,夜可安睡。取原方加減鞏固治療兩周病癒,濕疹完全消退,頸後皮膚恢復正常。後經門診隨訪,病未再發。
案三 澱粉樣變皮膚病
李某,女,72歲,原發性澱粉樣變皮膚病5年,2015年4月21日入院治療。刻下症見:兩小腿脛前對稱分佈半球形或圓錐形丘疹,質硬,膚色黯,有少許鱗屑、表面粗糙,沿皮紋呈念珠狀排列,自覺瘙癢劇烈難忍。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弱。近3年來多處求醫,口服中藥湯劑效果不顯,遍閱前醫之處方,多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中藥為主。
辨證:痰瘀互結。
治法:活血通絡,化痰熄風,止癢。
處方:茯苓30克,陳皮20克,蒺藜60克,皂刺20克,赤芍30克,紅花30克,姜半夏40克。7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述服藥後,瘙癢大減,兩小腿脛前丘疹減少約20%,膚色也已變淺。改方為:姜半夏40克,陳皮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5克,皂刺20克,紅花30克,當歸30克,何首烏20克,蒺藜30克,桂枝15克。再進7劑,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述服藥後,症狀緩解明顯,丘疹再次減少,予上方減桂枝,加蒼朮12克,再進7劑。後以本方加減治療1個月餘,病情穩定,症狀基本緩解。
按:《本草求真》記載:「(蒺藜)質輕色白,辛、苦,微溫,按據諸書雖載能補腎,可治精遺尿失,暨腰疼勞傷等證。然總宣散肝經風邪,凡因風盛而見目赤腫翳,並通身白癜瘙癢難當者,服此治無不效。」由此可見,蒺藜作為「草中名藥」,其祛風止癢的作用明確,臨床常與蟬蛻、荊芥等同用。但臨證時,醫生在熟讀六經理論、四診合參的同時,還常常面臨著「選藥難,定量更難」的問題。正如俗話說「中藥不傳之秘在藥量」,用藥量的變化直接關乎療效。如案一患者,初服湯劑見效不顯,並非選方錯誤,而在於藥量輕淺,病重而藥輕,通過增加蒺藜的用量,同時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即皮膚瘙癢的緩解程度,調控服藥次數而控制服藥量,中病即止,既確保療效,又使不過量,值得思考借鑒。案二患者病程長達7年之久,反覆遷延,瘙癢劇烈伴有抓痕,故蒺藜起始劑量確定為30克,根據症狀逐漸增加至60克而癢止病癒。案三患者病情頑固,原發性澱粉樣變皮膚病本為難治性皮膚疾病,近3年多處求醫效果不顯,患者下肢瘙癢劇烈、痛苦不堪,故將蒺藜劑量確定為60克,服藥後瘙癢大減,效如桴鼓,頑疾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