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利水,消積,殺蟲,解毒。治水腫,臌脹,症瘕積聚,二便不通,濕瘡,疥癬,疔毒。
1《唐本草》:主暴水癥結積聚。
2《日華子本草》:治頭風,通大小便。
3《本草衍義補遺》:解蛇毒。
4《生草藥性備要》:治爛腳,螆癩,蛇傷,乳癰,酒頂,酒瘋腳;治坐板癩,搗爛用鹽少許坐,熱又換。
5《本草備要》:瀉熱毒,療疔腫,解砒毒。
6《醫林纂要》:殺魚蟲毒。
7《植物名實圖考》:根:解水莽毒。
8《分類草藥性》:根:專治食積,消虛熱,下虛氣,消腫。
9《嶺南採藥錄》:治頭風,腳氣,橫痃,便毒。
十《南寧市藥物誌》:根為瀉下峻藥,並可催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