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祛風除濕。主熱病消渴;風濕痺痛;咳嗽;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益氣,止渴,除熱在腹臍,利筋。
2.《綱目》:根、苗、花功與白茅同。
3.《生草藥性備要》:治熱咳,止吐瀉,理小腸氣。
4.《本草求原》:止水瀉,理心氣熱痛,小腸氣痛。
5.《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內傷。
6.《貴州草藥》:驅風除濕,散寒上咳。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祛風除濕。主熱病消渴;風濕痺痛;咳嗽;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益氣,止渴,除熱在腹臍,利筋。
2.《綱目》:根、苗、花功與白茅同。
3.《生草藥性備要》:治熱咳,止吐瀉,理小腸氣。
4.《本草求原》:止水瀉,理心氣熱痛,小腸氣痛。
5.《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內傷。
6.《貴州草藥》:驅風除濕,散寒上咳。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