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風濕痺痛;半身不遂;小兒驚風;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成泡酒泡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附方
1治風濕麻木:追風傘根五錢,紅活麻五錢,大風籐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二兩。2治風濕癱瘓:追風傘根、籐五加、大風籐、閻王刺、姨媽菜各二兩。煎水服,每天一服;煎水服三次後,再煎水洗,連續使用。3治小兒驚風:追風傘根三錢,金鉤連三錢。煎水服。4治腳抽盤:追風傘根二兩,伸筋草五錢。煨豬肉吃。(1--4方均出《貴陽民間藥草》)5治跌打勞傷:追風傘根一兩。泡酒服。(《貴州草藥》)6治骨折:追風傘、巖豇豆、紅四塊瓦各等分。曬乾研末,調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開水調敷包紮,一日一換。(《貴州草藥》)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全草:驅風鎮靜,治風濕疼痛,半身不遂。
2.《貴陽民間藥草》:根:驅風行血,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
3.《貴州植藥調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4.《貴州草藥》: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定驚,生肌。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