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活血消種;消熱解毒。主感冒;風濕痺痛;痢疾;洩瀉;淋證;帶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喉痺;乳癰;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廣西藥植圖志》:虛寒者忌服。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根煲酒飲。
2.《福建民間草藥》:逐痺驅風,活血解熱。
3.《廣西藥植圖志》:全草,治毒蛇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根,治淋病,雙單喉蛾,外感熱,痢疾。
4.《陸川本草》:破積,散毒。治跌打損傷,瘡癰。
5.《南寧市藥物誌》: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排膿生肌之功。治紅白痢。
6.《四川中藥志》:治肺癆吐血。
7.《閩東本草》:治筋骨不利,風濕痺痛,陽虛自汗,水腫,洩瀉,產後風,帶下,胃痛。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