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小便,散瘀血,消腫毒。治風濕性關節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濁,血崩,跌打損傷,瘰疬,癰腫。
1《本草拾遺》:主水印,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盞,當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搗碎,坐,其取(取其)氣,水自下。又能爛人牙齒,齒有蟲者,取片子許大,納孔中,當自爛落。
2《草木便方》:解毒,散熱,除風痰。治瘰疬,瘡爛,鼻衄,牙痛,痔疾,痢疾,瘋狗咬傷。
3《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驅風,鎮咳。治婦女紅崩,男子淋濁。
4《四川中藥志》:除濕解毒,散瘀積,消癰腫,除寒熱。
5《江西草藥》:活血行瘀;疏風祛濕。
6《陝西中草藥》;消腫止痛,健脾利水。治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損傷,骨折,虛腫,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