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疏風清熱;行氣活血;解毒除濕;截瘧。主風熱感冒;咳嗽;候痛;脘腹脹痛;風濕關節痛;跌打傷痛;濕熱痢疾;腎囊出汗;瘧疾;無名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附方
1治風熱汗閉:臭山羊末一錢。燒酒吞服。服後蓋被,使其發汗。
2治胃氣痛:臭山羊五錢。煎水服。
3治風濕關節腫痛:臭山羊炕干研末。每次一錢,用酒吞服。
4治瘰疬:臭山羊末,調甜酒敷患處。(選方均出《貴州草藥》)
各家論述
1.李承祜《藥用植物學》:解熱,祛痰。
2.《貴州民間方藥集》:有解熱,驅風,表寒,發汗,催吐作用。治擺子,外治無名腫毒。
3.《貴陽民間藥草》:清風熱。治咳嗽,喉痛,牙痛,濕熱痢,腎囊出汗,百日咳。
4.《貴州草藥》:調氣鎮痛,清熱利濕,軟堅寧神。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