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瘡瘍腫毒,熱淋,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藥性論》:苦李根煮汁止消渴。
2.日華子本草》:主赤白痢,濃煎服。
3.《滇南本草》:治膏淋膿閉,馬口疼痛,秧草為使,用根點水酒服,但服後膿止,管中癢,方好。
4.《本草綱目》:治小兒暴熱,解丹毒。
5.《重慶草藥》:清火解毒。用於熱淋,血痢,牙痛。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瘡瘍腫毒,熱淋,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藥性論》:苦李根煮汁止消渴。
2.日華子本草》:主赤白痢,濃煎服。
3.《滇南本草》:治膏淋膿閉,馬口疼痛,秧草為使,用根點水酒服,但服後膿止,管中癢,方好。
4.《本草綱目》:治小兒暴熱,解丹毒。
5.《重慶草藥》:清火解毒。用於熱淋,血痢,牙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