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風濕痺痛;經閉腹痛;瘰疬;瘡腫濕毒;咽痛;齒齦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湯含漱;或鮮品搗敷;或搗汁搽。
附方
1治小腹隱痛:紅頂珠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咳血:紅頂珠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風濕,跌打損傷,經閉,淋巴結結核,砂淋,瘡瘍:鞭打繡球三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4治風濕腰痛,破傷風:鞭打繡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5治神經衰弱:鞭打繡球五錢至一兩,研末,蒸雞蛋吃。
6治經閉,月經不調:鞭打繡球三錢,白酒為引,煎服e(4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7治黃水瘡,瘡瘍:鮮鞭打繡球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8治口腔炎:鞭打繡球根加紅糖搗爛,口含十五分鐘。(《雲南中草藥》)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一切齒痛,煎湯含口,吐之。
2.《貴州草藥》:理氣,止痛,止血祛痰。
3.《雲南中草藥》:舒筋活血,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治風濕,跌打損傷,閉經,淋巴結結核,砂淋,瘡瘍,黃水瘡,口腔炎。
4.《西藏常用中草藥》:強壯滋補,祛風除濕。治月經不調,風濕腰痛,神經衰弱,破傷風。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